webnovel

第四百二十节 军制改革

    PS:看《我要做皇帝》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与少府令岑迈及内史田叔的会议,一直开到将近中午才散会。

  谈的事情虽然都是些琐事,但对人的精力,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尤其是田叔今年都快八十了,所以,散会以后,他几乎是在宦官的搀扶下,才勉强走出宣室殿。

  刘彻亲自将这位老臣子送到宣室殿的门口,目送着对方消失在远方,刘彻才低头沉吟了一声:“朕得考虑田叔得后继人选了!”

  这个事情,不止刘彻这个皇帝清楚。

  满朝上下的贵族大臣也是心知肚明,私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就等着接过田叔的内史职务了。

  汉室九卿中,油水最肥的,就是内史。

  旁的不说,身为内史,只要轻轻抬抬指头,就能捞到几千万甚至几万万的油水。

  因此,打着内史主意的人,不要太多。

  但,到现在为止,符合刘彻心意的人选,却是一个也无。

  “把朕逼急了,朕就将张汤从新丰调回来,去做内史丞!”刘彻心里想着。

  上次,张汤、汲黯与颜异的新丰令之争,胜出的是张汤。

  毕竟,在当亲民官方面,张汤的优势太大了。

  他是关中本地人,熟悉民情风俗,同时还做过胥吏,更是基层的官宦世家出身,有着大把的人给他出谋划策。

  因此,张汤递上来的文案贴近实际,更操纵性和实用性都非常高。

  与之相比,颜异的奏疏过于强调德治,简单得来说,就是一篇八卦文。

  汲黯倒还好,就是有些迂腐。

  因此,最终的胜利者是张汤。

  按照刘彻本来的计划,张汤起码得在下面呆够三年,才会调他回身边。

  但,假如真的遇到了内史衙门可能瘫痪的风险,刘彻自也不会墨守成规。

  以张汤的资历和官阶,现在,出任内史可能有些勉强,但当个内史丞,却是没有压力的。

  而在汉室,丞、尉一类的副手,架空上司,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只要靠山够硬,长史、司马、主薄一类从臣把堂堂郡守架空了也算不得奇怪!

  譬如历史上,小猪就干过让内朝的尚书和郎中、侍中把整个三公九卿都架空了的事情,甚至,堂堂丞相居然都被变成了一个橡皮擦!

  以刘彻目前的威望,想做出小猪那样的事情,还不太可能,但强拧着内史衙门低头服从,却连话都不用说,只需要赐张汤一道‘便宜行事’的手诏就可以了。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