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七百四十六节 赵佗入朝(3)

“渭桥到了……”

  赵佗掀开车帘,有些激动的站起身来,眺望着远方那座横跨渭河的大桥。

  “渭桥啊……”

  在每一个当年曾经忠于那面秦帝国的黑龙旗的将军贵族而言,渭桥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仅次商君带来的耕战系统以及赢氏王族。

  这是因为,这条桥,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大秦帝国的象征。

  在秦时,无论是驰道,还是直道,不管是南方的新道,还是北方的回中道,仰或者西南群山中的五尺道。(注1)

  所有的一切道路,最终它们的终点站,都在渭桥。

  大秦帝国借此,将全国控制于掌下。

  当年,赵佗决定独立后,下达的第一个命令,就是烧毁新道关卡,落下巨石,堵塞灵渠,以此阻挡一切来自中国的乱兵或者前来调兵的使者。

  另外,这条桥,不仅仅只是一个天下道路交通的终点站那么简单。

  在秦军将佐和贵族心中,它还是秦帝国霸权与盛世的象征。

  这条自昭王时期,就开始修建的桥梁,见证了整个秦帝国的辉煌与强盛。

  白起王翦蒙恬,张仪吕不韦李斯,一位位大秦帝国的名臣将相,都曾经驻足在渭桥之上,对着滔滔渭河,抒发自己的情感。

  因此,始皇帝重修渭桥时,就特别下令要求有司部门以‘法天象地’,作为渭桥工程的设计思路。

  重新落成后的渭桥,规模扩大了两倍。

  从一条只是供咸阳贵族居民出入的桥梁,变成了如今这座,横跨渭河南北,将世界连为一体的交通枢纽。

  重新落成后的渭桥,成为了秦帝国的象征之一。

  所谓‘渭水贯都,以象天汉(银河),横桥南渡,以法牵牛’。

  始皇帝更是非常喜爱这座桥梁,曾经称赞说过:朕周定四极,经纬天下,三王五帝,孰与之比?

  时隔七十年,再次看到这条横跨渭河南北的故国象征。

  赵佗感觉有些眼眶湿润。

  只是举目四望,当年的秦宫秦瓦,如今,已成汉城汉砖。

  “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赵佗长叹着吟道:“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此时此刻,赵佗终于发现,他,原来依然是那个大秦骑郎,南海郡龙且令。

  也就是所谓的遗老遗少。

  车队从渭桥驶过,车轱辘压的桥面嘎吱嘎吱的响。

  桥下,奔流不息的渭河,向东流去。

  桥还是熟悉的那座桥,当故国早已不是那个熟悉的故国了。

  甚至,整个世界,可能就剩下他这个最后的秦将、秦官了。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