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一章、服务点

志愿服务第一天,穆阳萍就发现了问题,外出小区的居民们佩戴的口罩不符合要求,五花八门,有平时戴的棉布口罩,有二层的防尘口罩,戴外科医用防护口罩的人也不多,口罩存在问题,这是不可忽视的大隐患。

  她立即向徐大妈报告:“居民们佩戴的口罩不规范,非常危险,必须解决。”

  徐大妈说:“这个情况我都知道,可事实是口罩无处买,我向街道反映过,只能先保证防疫工作人员的需要。”

  “我有一个想法,超市不是有配送任务吗?叫大家跟超市预订,这样一来大家就不用外出啦,口罩问题解决了。”穆阳萍建议。

  徐大妈称赞:“这个办法好,你们赶紧试试。”

  愿望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配送的方法行不通,一是奶奶大爷们操作不了手机,经常出错;二是超市的货源一时无法满足大批量的订购;三是部分人嫌超市蔬菜不够新鲜,比不上菜市场,价格也比菜市场贵。

  众口难调,配送方法全面推行难以为继,但不能说完全无效果,家中有年轻成员的家庭愿意采用配送方式,统计有八十户左右,但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杯水车薪,解决不了问题。

  “怎么办?”徐大妈问大家。

  “我看还是别管吧,这个事是管不好的。”

  “要不?组织代购。”有人提建议。

  但立即遭到反对:“说说轻巧,这谈何容易?这么多户人家,一户一户统计,又一户户发送,不要说我们这么几个人,就是来最多的人也没用。”

  “我赞同你的说法,何况每一家庭要买的东西又不一样的,这怎么采购?”

  ……

  大家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陷入僵局。

  徐大妈将目光转向穆阳萍,说:“小穆,你说说?”

  穆阳萍扫了全场人一眼,坚定地说:“我看代购办法可行。”

  “你详细说说。”徐大妈鼓励她。

  “我说的代购是采用大食堂制,就是每天推出A、B二个配菜,规定A配菜有哪几样菜?B有几样菜,向大家公布,供大家选择,份量最好够吃二天左右,太少我们每天大量采购忙不过来,太多放着就不新鲜了,这个方法关键要大家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告诉居民特殊时期要共克时艰,只要大家共同配合,疫情很快会过去的。”

  听穆阳萍一说,徐大妈心里有底了,她说:“你们觉得小穆的方案如何?”

  大家点头,说:“不愧是办公司的,提的方案到位、实用。”

  “这个方案可行。”

  “为什么不多设几个选项,比如A、B、C三类,这样居民选择余地多些。”

  “这不是不行,但选项多了,一者居民不容易快速作出选择,二者工作量成倍增长,我们没能力应对。”穆阳萍解释。

  “大家觉得可行,就采用这个方案,有什么问题或需要完善的,大伙一起说说。”徐大妈说。

  “这个方案好是好,可采购、分送的工作量太大,怎么解决?”

  “我是这样想的。”穆阳萍说:“我们提前一天叫居民上报,统计后,到菜市场确定供货商,谈定价格,委托他采购,一早送到小区出入口交给服务点,服务人员清点后分楼房号放好,志愿者包干楼房,建议每人包干一幢,各自负责送货到户,然后上报明天预订表格。当然蔬菜品种、供货商、价格什么的可以随时调整,尽量做到大家满意。哎,我要强调一下,成立服务点时务必要选好人员,工作人员要耐心、细致、能吃苦,这个方案能不能顺利实施,服务点是关键,它是整个方案的枢纽。”

  “好,这个方案基本上完善了。”徐大妈赞许地说:“大家还有没有意见?”

  “没意见,先这样干吧,有问题慢慢调整。”

  “好,大家行动。”

  因志愿团队人数有限,服务点先安排二人,穆阳萍自愿去服务点。

  物质上的问题解决了,精神上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这不?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大爷大妈们平时运动习惯了,在家里闷了二天就受不住。

  他们涌进居委会反映情况。

  朱大妈反映:“我每天早上都要练剑的,家里太小没地儿,在家待着浑身难受,这样下去要生病的。”

  张大妈说:“平时大家在一起锻练说说笑笑的,气氛多好呀,现在整天看电视,没劲儿。”

  大家七嘴八舌的,提出要求很多……

  徐大妈说:“你们反映的情况我都记下来了,我们尽力解决,这样聚在一起不安全,赶快回家。”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徐大妈跑来跟穆阳萍商量,她把笔记本递给穆阳萍,说:“居民们的意见有这些,你看看。”

  “小穆,你看看有什么绝招?”徐大妈问。

  “我给我妈在网上找到20分钟低难度有氧运动视频,这套运动动作难度小,场面没有什么要求,非常适合老年人居家锻炼,我妈炼了都说好,她让我爸也一块儿炼着,要不?我将网页发给大家?”穆阳萍说。

  “这办法很好,但使用老年机的人群用不了。”

  “这有何难?我们小区的大喇叭还可用吗?”穆阳萍问。

  “应该可以使用。”徐大妈回答。

  “这就齐了,选一个合适的时间段,用大喇叭播放街舞音乐,让老太太们在自己阳台或客厅跳跳,这样气氛就有啦,还有,近阶段小区太安静啦,放放音乐,让大家轻松轻松,热闹一番也是好的。”

  “有道理,我这就去安排。”

  林振恩将初次上门的情况向哥们作了汇报,他有些担心地说:“她妈妈没有让我收拾碗筷,不过,临走时她妈妈邀请我常去她家吃饭。”

  “我说你什么好啊?你就是一个呆子——猪八戒一个,不会转转脑子,丈母娘都叫你上门吃饭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哥们骂他。

  “小子哎,你交狗屎运啦,丈母娘一下子让你通关升级,想哥们当年都是一关一关拚过来的,那是九九八十一难闯过来的,想想都心酸哪!”哥们抚今思昔,感慨万千。

  “可他们光口头说说,再也没有邀请过我上门,我总不能腆着脸去吧。”

  “她家的饭馊了怎么的?非你去吃不可,你是一个男人不会主动的吗?活该单身着。要是我在你身边,非刮你一个耳光不可?”哥们狠狠骂他,那架势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慨。

  林振恩被骂得开了窍,下定决心说:“我想想法子。”

  “这就对喽。”哥们挞伐一下,然后递个枣子,他接着问:“你跟张晋东经常见面?”

  “没哪,听说到新西兰度假去了。”

  “有钱人吧,命值钱,还能呆着?”

  “这没什么?明星们不也是都躲出去了吗?”林振恩说,他还是非常尊重张晋东的,别人说张晋东坏话他心里感到不舒服。

  “哟,兄弟,还是挺讲情义的,我有空过来看你们。”

  “好呀,有劳大驾光临,蓬荜生辉,深感荣幸,我们夹道欢呼,扫榻以迎,琼浆玉液……”林振恩激动地说。

  “得,得,打住,哥们看实际行动,别做表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