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一章、张大爷走了

中午回家吃饭时,爸爸不在,穆阳萍问:“爸爸呢?”

  “你爸早吃过了。”

  穆阳萍奇怪地问:“他吃得这么早,干吗去了?”

  “前幢的张大爷走了。”穆妈妈说。

  “走了,他走哪里去了?”穆阳萍边吃边问。

  “你这孩子连这都听不懂。”

  穆阳萍突然明白了,她惊问:“死了?”

  “不能乱说这个字的,要避讳,避讳你晓得吗?”穆妈妈批评女儿。

  “什么时候?”穆阳萍问。

  “就是早上吧,说是心梗,子女都不能回来,江阿姨一个人没了主意,你爸过去帮忙。”

  张大爷是住在小区又是爸爸老同事的熟人之一,所以跟爸爸关系最好,二人一块儿散步,一起下棋,一同外出旅游,经常腻在一起。

  穆妈妈嫉妒地说:“瞧这两人,情人似的。”

  张大爷一子一女,都培养得非常出色,儿子叫张玉辉,重点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女儿叫张玉琴,考上京城名牌大学,县长都上门祝贺,轰动整个冷冻厂,让职工们蠢蠢欲动,心中升起无限希望,谁说草窝里飞不出金凤凰呢?可他们不知道凤凰多稀罕哪,哪能飞出一群呢?

  张家女儿考上清华大学的影响力足足在穆妈妈脑海中保存三年,张姐姐寒暑假一回来,穆妈妈就热情地邀请她上门辅导女儿,穆妈妈的要求不高,即使穆家飞不出金凤凰,飞出个金孔雀也行。

  穆妈妈自豪地对女儿说:“萍萍,张姐姐是看在我的面子上才来辅导你的,她的学习经验是非常宝贵的,一般人想学都没门,你给我上点心,好好学,有什么问题,大胆提问,哎,我跟你说话哪,你听进去没有?”

  “知道啦,妈。”穆阳萍烦燥地说,真是的,每个人的智商能一样吗?当父母的不反思自己的生产质量,一味要求产品质优价廉,公平吗?

  “这丫头好心没好报。”穆妈妈骂她。

  一段时间,搞得穆阳萍一见到张家姐姐,就头皮发麻。张家姐姐后来在京城工作,很少回来,穆阳萍才彻底放心下来。

  穆阳萍考个二本,穆妈妈算是明白过来,她私下对穆爸爸说:“老话说得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啊。”

  穆爸爸一听,很不爽,他纠正说:“老张也不是什么龙凤呀?”

  噎得穆妈妈无话可说。

  张大爷去世,对爸爸的触动很大,这活生生的人怎么说没就没呢?他说:“老张真不会挑时间,连子女的最后一面都没见上,就这么冷清清地走了,唉!”他连连叹息不已。他心想子女不能太优秀,否则身边留不住,其实老天爷还是公平的,有得必有失。

  晚上,穆爸爸对女儿说:“上面说了,告别仪式取消,去殡仪馆亲戚朋友不能超过十人。张大爷的儿女不能来了,不要说十人,我怕连五人都凑不齐。萍儿啊,江阿姨待你不错,要不?你明天去送送?”

  服务点有林振恩和杨阿姨两人,应该忙得过来,送菜叫林振恩代替一下,没问题。穆阳萍说:“可以呀。”她分别向两人说明情况。

  杨阿姨和林振恩都说:“你放心,有我们哪。”

  第二天一早,来送张大爷的有江阿姨、穆阳萍父女,还有徐大妈。穆爸爸问:“徐主任,老张可是老党员,大学生×记不来送送?”

  徐大妈说:“居委会就小黄年轻,会电脑,他忙得很,走不开的,他要报报表,什么《体温测量登记表》、《外来人员报告表》、《就学人员统计表》、《经营人员情况表》呀……,杂七杂八的很多,我也记不全,唉!我代表就行,大家多多理解。”

  火化后,张大爷的骨灰寄存在殡仪馆,等他子女来了送上山。

  人死了如灯灭,就一了百了,可张大爷之死没那么简单,不知谁说张大爷是得××肺炎死得,为了不引起居民恐慌,硬说是心梗,死因不明呢?

  这么一说,小区的居民紧张起来,纷纷要徐大妈作出解释。徐大妈说:“你们要相信我们,不要相信谣言。”

  一句话就叫人家相信?这也太容易了,大家依然议论纷纷。给张大爷那幢楼送菜的志愿者来到服务点告诉穆阳萍他们:“今后,我不去那幢楼送菜了,要不换人?要不我不干啦?”

  菜没人送那怎么行呢?穆阳萍说:“行,我跟你换。”事情总算解决。

  林振恩私下问:“张大爷究竟得什么病死的?”

  “心梗呀。”

  “我看要破谣言还是拿到死亡证明书为好,谣言止于真相。”林振恩建议。

  穆阳萍觉得他的建议是对的,她跑去跟徐大妈说,徐大妈从派出所要来死亡证明书复印件展示给大家看,渐渐平息了人们的担忧之情。

  张大爷走后,江阿姨一个人在家,伤心又孤独,终于病倒了。

  穆阳萍送菜到她家时,发现江阿姨站立不稳,仔细询问,得知她病了,就送她去医院。

  医生说:“没什么大问题,只是悲伤过度,心情开朗了就没事,目前情况,不建议住院,还是回家静养吧。”

  穆爸爸知道了,对女儿说:“萍儿,你江阿姨太可怜了,你有空上门陪陪老人,多照顾她。”

  “嗯,我知道。”穆阳萍一口答应。张家姐姐曾当过她的老师,虽然没有得到真传,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不能忘,替师父照顾师祖是应该的。

  穆阳萍乘送菜之机,每天陪江阿姨聊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偶尔帮江阿姨烧烧饭,不过凭她的手艺,不敢有大动作,就是搞些“短、平、快”的饭菜,比如煮碗面,来个西红柿炒蛋什么的,下个速冻水饺等等。

  在穆阳萍的陪伴下,江阿姨渐渐缓过神来,她说:“萍萍呀,你有工作,忙!不用天天陪我,你看我都好了,放心吧,有事我会找你的。”

  “好。”穆阳萍答应她,可她每天送菜时,还是去江阿姨家呆会儿,帮她挑选食物,丢个垃圾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