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章 韦皋镇蜀(第二卷完)

婢女桃叶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位将军很快就不会再生活在长安了。

  两个月后,朝廷出令,拜韦皋为检校户部尚书,接替他岳父张延赏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成都尹。

  在去岁末,因宰相萧复触怒龙鳞,韦皋与淮南节度使失之交臂。

  如今,对于自己突然得到更为重要的剑南西川节度使之职,韦皋起初是颇有些讶异的。

  由于此前韦平已经做了张延赏的说客,韦皋自然不会冒然地去西川进奏院找韦平,而是登门请教李泌。

  李泌也处于喜忧参半中。

  喜的是,鲜明的反吐蕃派韦皋,终于被派往蜀地,镇守大唐帝国的西南边境。

  而韦皋要出镇的这片土地,实际上比安史之乱的中原地区,更早经历过惨绝人寰的战争。

  天宝九载,原本臣服于唐王朝的南诏,因大唐云南郡太守课税沉重、处理南诏内政不当等原因,发兵攻占剑南的姚州。当时的大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军进抵曲靖后,对于南诏派来说明叛乱缘由、请求与大唐和解的使者,态度傲慢、直接扣押,并继续率军直逼洱海。

  鲜于仲通这毫无商量余地的强硬手段,直接令南诏导向了吐蕃。天宝十一年,吐蕃与南诏联军大败八万唐军于洱海畔。其后,接替鲜于仲通领剑南节度使的杨国忠,揣摩万年的唐玄宗极度追求边功的心理,隐瞒前线的战情,又在各州各道征兵十万,于天宝十三年再次攻打南诏。

  南诏国王阁逻凤用计引诱唐军来到太和城外,并在唐军中疫病流行之际,遽然围攻。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尸积塞川,十万唐军几乎全军覆没。

  如此,经历过两次天宝战役后,剑南道不仅埋葬了十八万唐军精锐,姚州、泸州、松州、维州等,也相继限于吐蕃与南诏手中,而成都府,实际上已经直接面对着吐蕃的兵锋。

  德宗登基,因“陕州之辱”的往事,一改肃代两位皇帝亲回纥、御吐蕃的方针,将曾经重创吐蕃的崔宁从剑南调回长安,以文臣张延赏镇蜀。

  虽然朝廷同时与吐蕃缔结的“清水之盟”,似乎暂时令蜀地太平了几年,但州郡边防易攻难守的要地几乎都由吐蕃和南诏占据,而兴元元年大唐拒绝割让安西北庭给吐蕃的行为,具有恶化唐蕃关系的意味,教李泌等主战派的老臣新将,心中早已将蜀地视作灵盐、邠宁、泾原那样的御敌型边镇。

  剑南西川甚至更为重要,因为它同时面对着吐蕃和南诏两个敌对政权。

  李泌心知天子性多疑虑,对于臣子忠诚度的考验,也更为变幻莫测。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