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541章 分家的建议

孙享福一系列的设计,都是在后世的成例上,加以更加完美的改进。

  之后的垸田,只会越筑越大,如果地块合适,说不定会直接圈下一个县那么大的地方,甚至更大的地方,来整体作为垸田规划。

  同时,他也希望在垸田筑成的时候,垸内的所有基础建设也都全部做好。

  比如一号大垸,虽然只有六个村子,三万多亩地,但有一千五百户人家,不人口数量三四千,不输于偏远地区的下县,但是,其未来的产出,可能还要高于许多人口超过三千户的中县。

  因为这里的人口非常集中,产出效率非常高,在大堤筑好的时候,垸内的主灌溉渠,副灌溉渠就已经挖好,主干道,副干道,以及田埂的路基,也全部铺设好了。

  之后,武士彟派了工程队的人过来,简单的将一条贯穿整个垸,长达四十多里的水泥路铺上,然后,沿着道路,将一千五百多套砖瓦结构的民居分成几块修建好,就将一千五百户百姓,很好的安置在了这里。

  要知道,孙享福现在种植水稻的一号垸田的整体面积,还没有一个普通县的五分之一的地盘大,耕地面积,甚至没有一个县的十分之一多,但是,去年的第一季种植,他们产出了近二十万石稻谷,平均亩产五石多,为朝廷创下了六七千石稻谷的税收,价值四百多贯,如果按两季算,则是八百多贯。

  除此之外,垸内还有很大面积的莲藕池,菱角池,鱼池,林场,菜地,和种植经济作物的旱地,牲畜养殖场地等。

  一块方圆不过三四十里的地方,每户只种二十多亩地,光靠主粮种植方面,每年就为朝廷创收八百多贯,这是何其恐怖?

  这么算下来,孙享福接下来用九块沿江的垸田组建的,水稻种植面积将超过五十万亩,人口超过两万户的九垸县,光是种植主粮的农税,每年就可以为朝廷创收一万五千贯以上。

  这可还并不是这个县所有的税收,只是按照三十税一的基础,计算了主粮种植方面的税收。

  而现在,大唐内部的税收结构,粮食产出的税赋,其实早就不是主要的了,在所有的税收结构中,与其它方面的产出的比例大约是三比七,主粮只占三,蔬菜,经济作物,养殖业的税收,占七成。

  一亩莲藕池,出的莲藕,莲子,泥鳅鳝鱼等等的价值,都可能是一亩稻田的好几倍。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