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六章 原料工业

夜色渐深,如果按照地球时间来算,应该已经在夜晚十一点左右。

  唐逸揉了揉眼睛,继续未完成的总结。工业发展不仅仅是能源问题,能源解决的是发展基础,而工业发展本身,还有许多关键内容。

  第一项是原料工业,包括金属、沙石、木材等。其中金属又包括采集、冶炼和应用几项。以钢铁产业为例,首先需要找到铁矿,建立采矿场,接着建立相应的铁矿冶炼厂或者炼钢厂,最后再对钢材原料进行应用,钢铁的下游产业非常之多,不一一列举。

  炼钢炼铁一方面涉及技术问题,这个可以寻求系统或地球文明知识帮助,另一方面再次涉及能源,主要是煤炭能源。所以寻找到煤矿点建立煤矿产业也是钢铁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工业生产发展就是这样,牵一发动全身,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之前已经对开发化石能源进行立项,之后发展安排肯定是优先投入力量到能源工业这一环,接着才是金属产业。思路还是很明确的。

  关于矿产资源采集,唐逸回想起之前系统奖励过一份起源岛基础资源矿产分布图,正好可以应用到未来的原材料工业发展中。

  “小音,对基础资源矿产的采集应用按照金银铜铁等分立子项,放在原料工业下面,具体的内容结合基础资源矿产分布图进行发展规划。”

  这些都是未来发展规划思路,暂时还不是唐逸此刻考虑的重点。总结回顾已经开展的产业事项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停顿了片刻,唐逸在稿纸上分别书写下木材产业、石材产业、河沙产业三大块内容。

  木材产业体量大,涉及种类众多,所以此时唐逸将其单独列为工业发展的一类子项。木材是夏城最突出的资源优势之一,涉及能源、建筑、船舶、家居、文化等方面应用,可以预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木材产业将成为夏城的支柱产业。关于建筑,主要在于建材方面,此前已经将木材加工厂布置下去,至于具体生产产品,还需要按照需求调配。

  船舶方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海口和渔丰造船厂提供原料或者标准木材。而家居,主要就是指家具和日常用具,也包括部分农具和围栏等。至于木材在文化方面的应用,自然就是指造纸一项。此时夏城的造纸厂还在建造之中,按照预期推算,差不多要一个多月后才能投入使用。

  至于能源一项,夏城的消耗量其实也很大,只是相对于连绵的森林来说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仔细计算的话,关于木材能源这一块,几乎占据了原来夏族部落每年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还多。夏族族民不会去仔细计算,唐逸是按照部落对应的金币兑换量来大致做的估算。

  也就是说伐木厂的产值说起来也很高,道理是相通的,当规模体量庞大起来,即使是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产业,也能带来巨大的产值。不过唐逸不是为了感叹其中的价值,这部分虽说每年都在产生,不过每天也都在消耗,算下来增值却没多少。唐逸最在意的还是其中的规模体量。

  如果有更高效的木材能源利用方式和效率,那么由此瞬间解放出来的产值也将大的惊人!这方面唐逸也没什么头绪,只好先立个研究项目,待以后交给能源研究所去解决。

  总的来说,由于木材资源丰富,应用场景广泛,这一产业的价值十分巨大,当然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夏城产业发展的重点。

  时间渐渐流逝,唐逸还在不断的归纳回忆着自己布置安排过的产业。

  关于石材产业、河沙产业,新增内容都是这两天才布置下去的,唐逸也不多考虑,直接在原料工业中设立成子项目以做标记,同时让小音将对应资料填入其中。这部分内容的归纳就算完成了。

  至于未来的发展,对于石材产业来说,建材是其中最大一项,包括房屋住宅、道路基建,需求量大应用广泛,同样是优质资源产业,这是不用多说的。其次在于石像雕塑和装饰产业,也可以作为发展的一个方向。河沙产业目前最大的应用就是基建,将来技术进步之后可能还会大量参与建筑建造中。

  以上三个产业的特点就是资源基础,需求量大,产值高而且技术要求不高,很贴和目前夏城的技术水平,可以先期大力开发拓展。

  关于夏城现有工业产业的总结基本理清楚了,唐逸揉了揉眉头,同时也舒了一口气。于是放下纸笔开始活动活动身体,缓解此刻大脑和身体的疲劳感。

  窗外夜色深沉,月上中天,而唐逸卧室这一段也静谧无比。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唐逸的思绪才更加明晰。

  想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过看起来今天已经完成不了接下来的其它几个大项目了。唐逸转了转颈脖,心里打算着至少将工业发展一项归纳完成。

  从夏城中心区,唐逸的目光转向海口和渔丰两地产业情况。

  海口特色产业,最主要的是盐业。如果是在地球文明体系,这一产业的价值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有宋一代,盐业的赋税几乎占据了天下财政收入的一半还多,简直骇人听闻。根本原因在于盐业生产与百姓的日常分隔两端,而食盐又是生活必须品,所以政府可以通过控制盐业达到剥削人民的目的,无形中征收高昂‘盐税’。

  唐逸自然不需要如此,这不仅与他的理念不符,也与现行共有分配体制冲突。所以此时的盐业真正回归起本身价值,那就是为夏族族民提供生活必须品。从这个角度看,海口的盐业同样极其重要,是族民生活保障的极重要一环。

  “小音,在二级子目录原料产业下重新按照区域划分新增地点目录,暂时按照夏城中心区、海口、渔丰、天环区域划分。原有第三级项目按照地点分配至第四级。同时对海口盐业生产进行立项,放在海口目录之下,具体内容包括盐业生产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其它二级子目录形同此例。”

  “好的主人,已经调整完成!”

  海口目前除了盐业,还有新增的造船业和运输业,渔丰也同样如此。关于造船和运输,已经不在原料工业范畴,所以唐逸在工业发展大目录下面新增造船与运输一项,在按照地点将两者分别划分出一个项目挂在其下。对于两者的发展唐逸一向是大力支持的,对于海口来说,着不仅仅是新产业,更关键的是运输体系能够带来更便捷的交通,使得海口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人口也更容易汇聚在那里。

  海口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远远未能开发出来。作为起源岛数一数二的海湾地区,面对着整个海洋的丰富资源,它的潜力难以想象。现在夏城是没有条件去同时经营海口,将来这一地点肯定是唐逸重点开发的区域。现在也只能暂时停留在计划中了。大的产业就是如此,还有类似于珍珠养殖之类的小产业,唐逸没有一一规划,统合进入海洋资源初步开发项目中。

  目光转向渔丰,这一地区目前还有一大产业,即淡水渔业。围绕浪潮湖地区广阔地水域,当地的渔业可谓得天独厚,渔民们甚至到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仍旧不缺鱼获的程度。这一鱼产品想必在夏城中心区会很受欢迎。目前的难点就在于运输与保存。如果结合海口的盐业资源的话,那也可以先将鱼获腌制再进行运输。

  夜上中分,唐逸放下手中的笔。将渔丰渔业划分留存好数据后关于夏城生产一块基本就总结完成了。时间已经很晚,接下来的工作只好留到以后,明日白天唐逸还要赴一场与姐姐唐灵芸的约会,得保证良好的状态才行。

  收拾好桌上的所有资料,眼前光屏上的书籍状文件夹资料已经接近半本书厚,可见其中内容填充后有多丰富。

  关上台灯,唐逸轻柔地回到床前,看着小家伙酣睡的模样在她小脑袋上轻轻抚了抚,微微一笑,随即也在一旁躺下安然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