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梅知府此刻十分感激师爷。
这个师爷关键时刻还是靠谱的,总是能够给他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
这个时候向朝廷上书呢,其实还是很关键的。
但是福建距离京师距离太远,一来一回没有一个月肯定来不及。
所以梅知府向朝廷上书求援只是做个姿态,向邻近浙江布政司的剿倭大将军何守义求援才是正理。
虽说何守义和郑经分管不同的片区,在各自片区负责剿倭。
但也不意味着同袍有难,他不能率部来救。
事实上,天子曾经明确赋予了何守义、郑经、包括于七在内的三人临时决断权力,并不把他们拴死在各自的防区。
这样也是为了倭寇逃窜时候他们互相扯皮。
只要能够剿灭倭寇,天子就会感到开心。
深知这点的梅知府已经顾不得许多,立即下令命人火速同时向朝廷和浙江方面求援。
何守义何总兵曾经受过忠王殿下知遇之恩,不可能不救郑经的。
梅知府心里苦啊,好不容易盼来郑经,以为盼来了救星,谁知道是个志大才疏的绣花枕头。
唉,只希望郑经没事吧,他可不希望自己的乌纱帽就这样白白的被人摘掉。
至于剿倭,谁剿不是剿?
如果何守义能够把福建的倭患也顺道平定,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梅知府实在受够了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只想着能够早些过上安稳的日子。
...
...
消息送出去后郑经的心情安定了不少。
倭寇似乎没有强攻的意思,因为他们也清楚他们的人数有劣势,就这么耗着把明军耗死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如此一来明军就陷入到了被动的境地。
岛上虽然有倭寇囤积的粮食而且不少,但是分到明军每个人手里就没有多少了。
道理嘛很简单,岛上倭寇顶天了一千人。
就按照一千人来算,他们囤积半年的粮食,分到两万明军的手里也只够吃九天。
而且郑经还得匀出一些给百姓吃,所以保守估计明军只能支撑七天。
如果七天之后还没有援军来救,明军将面临断粮的的风险。
断粮意味着什么,郑经十分清楚。
士兵们一旦断粮,局面将彻底失控。
到时候肯定会有人想方设法的逃出小浪屿。
但小浪屿这个地形地势决定了逃跑者是死路一条。
而且这会极大的影响明军的士气。
试想一支士气崩溃的军队别说主动出击了,就是死守都难吧。
郑经此刻情绪已经几乎崩溃,但还是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