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494章 剧本审核

听到电话里的忙音,卢德双露出了笑容,看来他是成功了,王禹是被他唬住了,所以心虚的挂掉了电话,虽然解决了王禹这个源头,但是对发布这条新闻的杂志,卢德双可不会手下留情,要不然,什么阿猫阿狗都敢来招惹自己,那他还要不要做其他事情了?

  “刘大仙,给你个任务,帮我调查下这家杂志里的人,尤其是写这篇新闻的编辑。”

  “明白!”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卢德双叮嘱了刘大仙几句,就把电话挂下,对着门外的人喊了声进来,就见刘冬捧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对着卢德双说道:“董事长,这里是通过审核的剧本。”

  一家影视公司,一直拍摄大制作,而忽视小成本电影的话,那么只会走上前世好莱坞五大电影公司之一米高梅电影公司破产的老路!

  众所周知,黄金年代的米高梅是以旗下明星众多,拍片铺张奢华著称的,这种“大手笔”的习惯,米高梅其实一直没有改掉,甚至是在深陷债务危机之后,还会紧紧抓住《霍比特人》这样的大制作,直到最后一刻。

  再往前回溯,这种“抓大放小”的倾向会更加明显。

  1957年出现34年来的第一次亏损之后,米高梅仅在两年后就重拍了《宾虚》,所幸这部大投资赚到的钱足够公司维持至少十年的经营,但负面影响也就此埋下,米高梅在理念上开始了一个大错误,此后每一年,他们都会把宝押在一部超级大片上。

  这在其它经历过低迷期的好莱坞电影公司是很难见到的,比如华纳在1920年代遭遇财政危机之后,选择的就是拍摄大量投资较少的平民草根题材。

  跟米高梅从1930年代就开始重视大片相比,华语电影进入所谓大片时代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从各方数据来看,盈利完全靠大片的趋势却相当明显,所有院线都更愿意为大片留足银幕,首先就从放映渠道限制了低成本电影的收入。

  制作方也更看重大片,不但阻碍了华语电影在艺术上的进步,也没能做到风险均摊,前世华语票房巨头的华谊兄弟在《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初也表示这部电影的成败与否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在目前国内电影市场尚不成熟的阶段,大片基本上都能盈利,但这种情形如果持续下去,届时将不是个别公司,而是整个华语片市场,都会面临米高梅的困境。即便是在财大气粗的好莱坞,《阿凡达》、《变形金刚》这样的电影,每年也不过十几部,很少有公司会像米高梅那样,仅仅因为一部《风语者》的失利,就走向破产边缘,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依然是靠中低成本的电影来维持的。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