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

辽东的事情基本托付给袁枢和阎应元来处理,已经被怼出脑溢血的建奴短时间内是无法积蓄力量继续为祸。

  京畿附近,战乱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并且由于连续用兵,京城的亲军也疲惫不堪。

  远征辽东,彻底荡平建奴之乱的事情,在目前看来还是为时过早。

  大军远征,对于后勤,对于民力需求可不是想当然的事情,建奴二十万入关,实际调用的民夫后勤数量,是远远超过作战部队的数量。

  所以说,目前朱慈所要所的是进行一定的休养生息,最近的目标是让汉地十八省彻底臣服在大明的统治之下。

  不过……这看起来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在鞑清退却之后。

  自然而然的是对于各部将领,和那些为了大明浴血奋战的士兵的论功行赏。

  在军会之上,朱慈和众将讨论过后,拟定了每个主要参战将领的功劳大小,以及可以获得的相应封赏。

  战功排名第一的,毫无疑问的是高杰无疑,当初允诺拿下李自成可封国公,高杰因此得封兴国公。

  虽说是国公,不过当时他的兴国公之位是流爵,也就是他儿子是无法继承的。

  但是因为这一次战功累积下,流爵自然而然的提升为世袭罔替的级别。

  同时邢夫人凭夫而贵,加上这一次守城战的出力,亦得封兴义伯。

  夫妇二人同时得爵,这在大明的历史似乎还真没有,当这样的封赏下达后,高杰的忠诚度基本刷到了百分百。

  高杰在家里养伤的时候,接到封赏的圣旨,激动的连滚带爬的朝着皇宫的方向跪拜,哭泣。

  战功第一是高杰毫无疑问。

  但战功第二就发生了一些争论,王先通作为京城主将在这一次的京城守卫战中表现的中规中矩,但是毕竟守到了最后,功劳也是不能怀疑的。

  论其为第二有理有据。

  但是……阎应元在通州守卫战的表现,似乎更加亮眼一些,以通州小城之力硬是抗住了多尔衮大军的疯狂喷射,长达一个多月之久。

  如果没有通州的超长发挥,京城恐怕很难在朱慈返回之后,能够完璧归朱。

  所以关于谁是第二的问题,军会之上,开始争执起来,不过说起来,王先通这人性子比较平静,待人还是很和气的,在军阁之中有着极好的人缘和口碑。

  支持王先通受为战功第二的人,似乎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况且阎应元已经被打发去了辽东,怎么讨论他的功劳,他也不可能来争取的。

  不过无论军阁内的将领怎么样的表达态度,最终的拍板定论仍然是朱慈。

  这还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

ロックされた章

webnovel.com で好きな作者や翻訳者を応援して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