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兵荒马乱来种田

各种版本简介—— 一句话版: 时过境迁,你是否依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带着作弊器穿越到经济倒退生产力落后的特殊年代,柳家三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 : 栽桑、养蚕、织布、种田……一年四季,追着时令节气安排农业生产; 纳赋、服役、苛捐、杂税……原来农家还有这些附赠项目,叫人一点乐不起来; 灾荒、匪盗、兵祸、逃亡……想安安稳稳种地可实在不容易。 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悲惨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冷酷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癫狂混乱的时代…… 穿越不仅是风花雪月的臆想,种田也不只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作弊器,它可能很不靠谱——许多事,都跟以为的不一样。 而柳家人,只想做农民。 柳家自述版: 种田,俺满是认真的。 剧透版: 普通的现代一家人穿越到大融合的古老时代,应该怎么活下去? 北疆、南荒、西域、东海…… 盐埠、茶路、驼队、马帮……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一切,在此交汇。 严肃版: 一篇真正的种田文 一部轻.历史小说 本文自叙版: 我是正剧 我以为我不狗血 但我不能保证 友情提示: 本文可能粗长 有男主

三瓣儿家主 · 一般的
レビュー数が足りません
275 Chs

第080章 蚕筐

柳爹现在的打算是,根本不等桑树完全长大,先只育苗,尤其插枝的新苗。

  小桑苗在长得最快的田地里,栽种个三五天,稍微长出些健壮的根须,移种能够成活即可。

  这地也越来越宽,尤其是三倍速度的田地,是变化得最快的。

  按照柳奕那日丈量之后,到现在,外面的大靖朝早过去了几天。

  三块田地也分别又变长变宽了一两步到两三步不等的距离。

  长出根须的树苗,被挖出来后要么堆着,要么,等地方变宽了,又被移栽到那一倍、两倍速的田地里。

  不管椿家买不买她家的桑苗,多预备上一些总是没错。

  想到这事,柳奕倒得问问了,“阿爹,您这想好了怎么应对椿家的事了吗?他们能不能买咱家的桑苗?”

  “这事,现真说不准。”柳全摇头。

  “他家应付今年的税,应是绰绰有余。”柳全道,“只是恐怕没想到还得种足那么多的桑树。”

  “俺想着这事也不太对,不知道为何定要让咱们赶着种下这么多桑树来?”芳娘也道。

  “若按着一家出三口丁税算,又哪里用得上五亩桑田?但若真按着这五亩地算来……要不了五年,这丝绢都得烂市了吧?”

  “那倒未必。照我看呐,便宜肯定是会便宜不少,卖多少钱也不比今年这样疯涨的价格。”柳全却摇了摇头,“可今年这价格本来就是虚高,不算正常的。”

  “但你想想,几曾听过丝绸布匹不值钱的?即便收不着那么多的丁口税,也不能让这多余的好东西白瞎了。更不会叫咱们都穿着那绢纱的衣裳下地种田去吧?总有缘故。”

  只不过么,就像今年这样的特殊情况一样,普通小民不会这么快知道而已。

  “那么阿爹明天还得去多打听打听别的消息,比如桑树到底有没有价?若能卖起价来又怎么个卖法。”柳奕也觉着,恐怕这多种桑树不止是完税那么简单的事。

  “就是……现在买卖木材的也有,却多为着置办修屋建房的材料,正经买卖苗木的却真不多。”柳全点点头,“今年这样的情况,那乡里的大人既然已经来了,卖桑苗的便肯定也有了,咱们却未必打听得到个实在价格,只怕还会乱得很。”

  谁叫人算不如天算呢,可柳全相信椿升说那消息也不该是空穴来风。

  “说到底,还是因为现在这时代,信息严重不对等。”柳奕总结了一下。

  事实就是,生而不平等可以影响许多事。

  就像在现代时候,做生意、做任何事,消息不灵通,就什么都后知后觉,失去先机,要么跟风,慢一步就会步步慢。

  而在这个时空里,信息、资源,这些重要的资本几乎等同于权力、身份甚至血脉,全都掌握在一小部分人手里。

  得到什么样的资源,就有什么样的生存空间,这些都和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是息息相关的。

  许多看起来想起来很简单的事情,放在不同身份阶层的人面前,解决的方式就会很不一样……

  柳奕帮着阿爹将桑苗整理好,又和芳娘绕了半晚上的丝线才算结束一天的劳动。

  如若没有空间当作弊器,她家的夜晚,恐怕也只能继续借着月光捻线度过了。

  到夜深,柳奕再重新钻进空间里,过去这么久,爹妈对另一个空间的事依旧无所觉察。

  石头脑袋和那个大宅院,也一去不复返。

  空出来的土地,和之前的情况一样,没法使用……嗯,当冰箱用用应该可以,就是不能种田。

  柳奕在两片空间里来来回回地走。

  发愁。

  在这个时代,身为一个小女孩儿,她会受到太多的局限。

  比如明天,柳全和娄家去李家场买东西,她就去不了。

  这时候的农户人家偶尔赶集,是为了以物易物,互通有无,不是为了让你“逛街玩儿”的。

  兼做着点卖菜、卖筐小买卖的普通农夫都不会逢集必赶,何况是妇人们。

  不像在现代社会时,女人逛街,哪怕啥也不买都能逛一整天,就是为了享受那个过程——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品心情舒畅,比对比对价格也是一种乐趣,一方面了解下流行趋势。

  可这个时代的女人,尤其还是身为绝大多数的底层农妇,没有那个条件,也没有闲逛的权力。

  一辈子,脚都没迈出过村子的农妇也大有人在。

  她们不需要出门,因为办事有家里的男人代表,买卖东西有货郎偶尔进村,遇到货郎也没有而实在非买不可的物件,还可以让赶集的邻居捎带。

  自己做不了主的妇人,若平常生活缺了什么,亦可向左右人家暂借。

  借一点酢菜、借把米、借两棵葱……用罢了,回头再还上。

  从出生到嫁人,从少女到老妪,她们的一辈子不是围着父家就是围着夫家的一亩三分地转悠,除非嫁到外村,在很多人看来,哪怕一辈子走不出村子,那也没什么奇怪。

  柳全只有柳奕一个女儿,带着她出门一回两回还可以,回回办事都带着,那真不太可能。尤其明天是跟娄家的兄弟俩一道,她赶不了他们的脚程。

  柳奕转到了金山附近,这边的土地到目前为止,变化都不明显。

  看样子,没有种地的地方就不会变化了?

  回头再说吧。

  还有就是,空间使用时限的问题。

  空间关闭是在天亮之前?肯定不是,有时候她家起床天还没亮呢,一样进不去了,时间肯定不是这么算的。

  但是可以开启使用肯定是天黑之后。

  她得想个法子计算一下它的准确时限才行。

  柳奕转了几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找什么。

  她若想做点啥事,肯定还需要交通工具。

  这个时代的交通,一想到动不动便是翻山越岭几十里路,柳奕就头疼。

  来来回回基本靠走,约等于没有工具。

  空间里……倒是有那么几辆一看就是旧的电瓶车,有两辆还被压坏了,破得有点厉害。

  这些车,柳奕估摸着,电可能有一点,够骑出去也骑不回来的。

  她拿爱发不了电,没有钥匙,也把它们骑不走。

  或许,这都是人家停在农资大厦那些店铺门口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