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37章 没白来

  公开上疏支持武勋重返朝堂!严嵩不由一呆,身为进士出身的文官公开上书支持武勋重返朝堂,那将是什么后果?那跟大礼仪之争时支持追尊嘉靖父母没什么区别,必然要被绝大多数文官口诛笔伐,而且嘉靖还未必象大礼仪之争时那样鼎力支持。

  不过,这好处也是明摆着的,胡万里这一公开上疏支持武勋重返朝堂,就不会有人再去追究他与魏国公往来之事,不再会影响张璁的起复,也不会失去圣眷,说不定还更为嘉靖赏识,毕竟武勋重返朝堂对嘉靖是大有裨益的,虽则如此,此举还是风险太大。

  不过,这小子却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年轻,如今也才二十七八,这才是他敢于冒险的本钱,他即便因此而暂时受些挫折也无须担忧,有嘉靖和张璁这个首辅的赏识,起复和迁升都是迟早的事,想到这里,他不由暗叹了一声,宦海沉浮年纪才是最大的优势,他即便是看的透这点,也没胆子去搏。

  微微沉吟,他才颇为赞赏的看了胡万里一眼,含笑道:“长青胆识过人,此举看似风险奇大,却不失为一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妙棋,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胡万里抛出这个想法可不是想听他这些个赞誉之词,而是想让他帮着剖析一下此举的利弊,严嵩宦海沉浮二十余年,可不是白混的,他既有心笼络自己,想来是不吝点拨的,至于透露风声,他倒不担心,既然决定公开上疏,这事就不宜耽搁,得乘热打铁,若是雨后送伞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当下他便正容道:“勉庵公谬赞,实令晚生惭愧,此举纯是情非得已,迫于无奈之举,晚生初入仕途,不识宦海险恶,此举风险奇大,正所谓不虑胜,先虑败,还望勉庵公为晚生权衡一二,”

  权衡?这小子是不是早就有这想法?否则仓促间也不可能做出此等重大决断,严嵩看了他一眼,微微点了点头,不虑胜,先虑败,此子不仅勇于进取,而且不急功近利,这就难能可贵了,说不定日后会有一番作为。

  微微沉吟,他才沉声道:“武勋重返朝堂,必然提高武人地位,也必然侵占文官权益,文贵武贱的局面亦会遭受冲击,长青乃科甲出身,若是公开上疏支持武勋,不仅是文官,便是天下士子都将对长青大力声讨,届时,不论是皇上还是张阁老都将无法护的长青周全,远贬、罢官皆有可能,这些皆是明面上的,想来长青亦有所料,不过......。”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