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17】黄巾围攻都昌城 袁刘援军次第至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其四岁时便知谦让的“孔融让梨”故事,更是使他海内知名。

  荐引高士,每日置宴不断,“座中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兴办学校,教奉儒学,并请经学大师郑玄于故里开堂讲学等等,这些都能显示出他一个廉洁奉公的好父母官,但是,他却也有不少的缺点。

  恃才高傲,骨子里认为“海内名士皆不及也”,为北海国相,于军事上更是数出洋相,面临青州这个黄巾余乱此起彼伏的乱局,他却是少有建功,此次更是被直接围于都昌,若无人来救,只怕……

  同时,他的胆气却也够大,便是在太史慈一去十数天未有消息,属下将领们纷纷焦急万分时,他依旧每日设宴招待名士,谈笑自若。

  “禀大人,黄巾于南门攻城甚急,吾等难挡,还望大人……早做安排!”

  三月十二日午时,在都昌城行府的大宴的众人忽然发现一位面上尽是血污的小校入得其中大声回禀道。

  “哄……”

  只听得内里数十人顿时面上变色,纷纷交头接耳,他们自然也是知道围城日久,而城内预备兵员早就全数派上,各种守城军需储备也已于前一日用尽,使得军士们都只得与如同蚁聚攀上城墙的黄巾们肉搏相抗。

  “无妨!待城门破时再来回报!生为一国之相,却不能尽力保境安平,是吾之过也!到时吾便整冠理服,堂正就义,只恨无颜去见先祖……”

  派太史慈出去请援兵,孔融其实心底并没有存着很大期望的,毕竟单人匹马的实力,在面对四处数之不尽的匪流寇贼,能全身行事的机会在他看来,自然是极为渺茫的。

  在自认为生命将尽的时刻里,孔融依旧能做到毫不惊慌,存着从容赴死之心,仅凭此点,便值得后人崇敬!

  这一日天气不错,正午的日光驱散了这个时节早间依旧存在的冷意,天空如洗,只有极少的几朵白云……

  “嗯,是个杀人夺城的大好日子!”

  黄巾军南门大营内,中军帐内一人步出帐外,仰头看着此时的天色淡然说道,语气中自然流露出一股冷意,熟悉这位大帅的亲兵们都会猜到,只怕大帅又想到了几乎相同天气的那一日,却是大意被俘的一段往事来。

  细看这不是当年自称“管帅”的那位又是谁人?

  他身边的亲卫们也多是当年旧人,跟随近十年清楚地看到了管亥的变化——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