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五章:祝大家新年快乐

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刚刚进府的樊杰,在这一眨眼的功夫就替黄三解决了一件心头大事,这让黄三心里乐开了花,他也更加意识自己不是万能的,光靠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个时代,是不可能的。

  黄三一遍看着招聘启事一边想着采矿制盐的环节,同样的错误不能犯第二遍,一定要仔细算所需要的人手,不能再像之前那般随便大意。

  见沉默不语的黄三,站在桌前的樊杰又出声替自己主子分析道:“王爷,采矿是制盐最繁琐的一道工序,由于人手不足也最为缓慢,这一旦采矿速度提升上去,这制盐的速度也就提上去了”

  黄三新上的看着樊杰,心想这小子难不成也是穿越来的,这才多久的功夫就摸透了这件事情的关键所在。

  樊杰说的不错,只要招够采矿的人就可以了,剩下的工序以现在的人手完全够用,黄三经过观察发现,樊家村采矿的人不过十人左右,这十人一天的采矿之数平均为三十斤,加在一起一天就是三百斤,经过过滤筛选,三百斤的盐矿一天能有将近一百斤的精盐产出,如果将采盐之事全部包给外人来做,这数量一旦提升上去,这质量自然也就跟着上去了。

  黄三拍了一下自己的额头,如果自己早能想明白这一点,这精盐的数量早就提升上去了,他颇有兴趣的看着樊杰出声问道:“以你的才智做我的家丁是不是有些太屈才了?”

  樊杰恭敬道:“王爷盛名樊家村早已传遍,要耕地、斩贪官、制精盐,这无论哪一件事都值得樊杰一生追随,哪怕您不是王爷,樊杰也愿意跟在您身边,心甘犬马之劳。”

  黄三笑道:“起来吧,以你的才智留在小小金陵着实有些可惜,若有一天你再遇明主,直接和本王说即可,我绝不....”

  “王爷。”樊杰突然跪倒在地,诚恳道:“小的虽然没读过几天书,但却明白从一而终的道理,我樊杰虽然出身贫贱,但绝不是贪图富贵之人,今日认王爷为主,从此便无二心。”

  黄三看着樊杰一脸忠肝义胆的神情,心中无比激动,来到这世界这么长时间,樊杰竟是第一个跪在面前和自己表忠心的人,从未有这样经历的黄三,突然觉得身上有了沸腾的感觉,这感觉就像自己不做出点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甚至都对不起樊杰这一片赤胆忠心。

  黄三将更改后的招聘启事递到他手里“以后我要是有什么事情做的不足或者出现错误,你一定要及时提醒我。比起顺耳的马屁,我更喜欢处于真心的建议。你认我做主,我以后便以你为靠。”

  黄三想到了当初自己的老板和他说过的一句话,这个公司看着是大家靠我吃饭,其实是我全然指着大家。

  当时黄三还不明白,直到今天遇见了樊杰,才懂得了当初老板这句话里面的真正含义。

  黄三的招聘启事一出,就引得全城百姓纷纷前往,并不是说给王爷做事有多么荣幸,而是黄三开出的条件实在太过诱人,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穿越生活,黄三逐渐的知道了这个时代的银钱的比重,一两银子等于一千一百文,如果以二十一世纪的购买力来比较,一两银子大概等于一千块钱。换言之一文钱也就等于一块钱,一名普通家奴园丁一个月的薪水大概是二两银子,按照现代钟点工来换算,黄三给出了一天一百五十文的劳务高价,当然这一百五十文也不是轻易能够挣到的,需要每日完成三十斤盐矿才可以,如果有人能在一天完成六十斤盐矿的开采,那么劳务报酬也会成一倍的增长。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从未见过如此优厚的待遇,这告示还没出几天,就有一大批的劳务人员报名,虽然这些人不知道这位王爷采这么多盐矿要干什么,可是有钱赚谁不去,而且薪资是一日一结,就算这位王爷出尔反尔,最后不给工钱,最多也就是浪费了一天而已。

  而黄三也是掌握了这群人的心思,知道他们心中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就算是给再多的工钱,这些人也有很大的可能也并不买账,所以心里就想出了这样一个法子。

  经过几天的筛选,黄三最终将人数确定在了一百,次日清晨樊杰领着浩浩荡荡的一百人队伍来到了盐矿,这些手持工具的城民看到空地上搭建的临时帐篷,还有不少人一脸警觉的在帐篷口前巡视,心中不免有了一些疑惑。

  “杰哥,这些帐篷是干嘛用的。”这些人已经将樊杰认做了此行的领头人,所以说话多少有些恭敬。

  樊杰瞪了一眼说话的人,站在高处大声提醒道:“你们只负责开采盐矿,将开采出来的盐矿过称,凡是到达三十斤的人就到我这里领工钱,剩下的事和你们无关,收起你们的好奇心。”转眼换了一副恶狠狠地表情说道:“否则,后果自负!”

  听到樊杰的话后,这些人左右顾盼了一圈,也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窃窃私语道:“反正采矿有钱赚,你管他那么多干嘛,给钱不就得了”

  “是啊,管他呢,只要给钱,愿意干嘛干嘛!”

  “就是就是。”

  随着人群中的议论,不少人已经举起手中的工具纷纷登上了矿山。

  樊杰看着众人采矿的场景,和人群中刚刚说话的人会心一笑。

  这还是临行前黄三特意嘱咐自己,要找一些熟悉的人混在人群之中,以备特殊情况的发生。果不其然,如果不是刚刚这个人领头出声,这些人估计也不会这么早的投入到采矿之中。

  想到这樊杰对黄三又多了一丝崇拜的敬意。

  一百人站在山上挥舞着锄头采矿的场景十分壮观,樊杰找来桌椅仔细的记录着众人开采盐矿的斤数,俨然一副包工头的样子。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此时得到了印证,不过一上午的功夫,众人采下来的盐矿已经落成了小山堆屹立再空地处,樊家村民将盐矿搬进帐篷里过滤、烧盐,再将烧纸好的精盐装进麻绳袋子里,抬上马车送往金陵。

  这个时代第一条分工有序的工业流水线就在黄三的手中诞生。

  有了这一百人的加入,这采矿实现了日产千斤的壮景。

  夜色降临,樊杰开始合算众人的工钱,当樊杰拿出装着钱银的袋子时,众人发出了惊呼,且不说这钱多钱少,这样装钱的方式众人倒还是头一回见。

  整整一麻袋装的全是一文一文的铜币。

  “张友,六十斤,三百文。”

  “赵钱,六十斤,三百文。”

  “杨永志,六十斤,三百文。”

  “王大眼,三十斤,一百五十文。”

  “李育国.,六十斤........。”

  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黄三看着手中的明细,不禁感叹道,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下去,自己的店铺不日就可开业了。

  “王爷您不知道,那些人都和疯了似的,到最后拦都拦住,非要晚上接着干,我一想这哪儿成啊,他们不休息咱们自己的人还得休息呢,所以就让他们停手了。”樊杰也是头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简直比村里丰收还要令人兴奋。

  黄三一笑,心想那当然了,三十斤就有一百五十文的收入,这可比种地划算多了。

  “今天采集的矿盐还有多少没有制成精盐?”黄三问道。

  樊杰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纸,念道:“今日采集盐矿共计四千六百斤,有一千四百斤的矿盐制成了精盐,已经送往金陵的店铺之中了。”

  “嗯...”一千四百斤的盐矿大概能制造出四百斤的精盐,虽然距离黄三的目标还远远不够但确实已经是极限了。

  “明后两天现将今日的矿盐炼制成精盐,然后在招人采盐。”黄三又不傻,他早就想好了,那盐矿就就摆在那里跑不了,什么时候采都行,完全没有必要将大量的人力物力全部都投入到采矿之中,寒秋之前也提醒过自己,按照目前这样的花发,这十五万银钱用不了多久就会消耗一空,做生意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资金流动起来,能减免开支尽量先减免,店铺还没开张,整座王府上下只有开支没有收入,而且以后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没有金手指和作弊码,黄三要将每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

  “咱们现在有多少精盐了?”黄三问道。

  “加上今天采集的,一共有七千多斤,现在两个店铺的院子已经堆满了。”

  “嗯..好。”黄三下定决心道:“三日后咱们的店铺开张,开始贩卖精盐!”

  不光樊杰激动,就连黄三也有些紧张,一旦店铺开张就意味着自己的商业帝国正式开启,在此之前黄三还没有任何做生意的经历,好在精盐是每家每户的必需品,也不需要做什么广告设计,只要价钱合理大家买得起,自己不亏本,就算大功告成。

  就在俩人兴奋之际,明珠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语气中也不乏兴奋的味道。

  明珠手中举着一张宣纸兴奋道:“王爷,您上风评榜了!”

  风评榜?这个词作为现代人的黄三倒是听一次听说。“何为风评榜。”

  “就是...大家根据..哎呀,反正您上风评榜了,您还排在本期的第一名!”明珠显得有些语无伦次涨红着脸将所谓的风评榜放在了黄三的案桌上。

  “回王爷,这风评榜小的倒是听说过。”

  “哦?”黄三看向樊杰道:“你说说....”

  “这风评榜是证明一个人才学的象征,排名越靠前就说明这个人越博学多才,此榜每年共出四次,每次的题目都由金陵城文学大家出题,众多才子便已题目作诗成文,最后由大家筛选测评。”

  “哦~”黄三这才明白风评榜是干什么用的,原来就是给大家的才学做个排名而已。

  黄三对这样浮名虚誉并不在乎,而且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作为一名合格的穿越者,他知道大多数穿越者都是以小时候背诵的唐诗宋词作为自己才华的象征,用着李白杜甫先辈的文章在各个时代打当代学者的脸,这样的行为黄三觉得有点过分。

  “对了,我来到金陵也没做过什么诗啊“黄三有些疑惑,当日在梦泽湖边所背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被那个姓李的男子剽窃了去,以他这样卑鄙下流的性格定然不会承认这首诗出自黄三之后。

  剩下的....就是那首《水调歌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