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四章 行台

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行台。

  负责后翼的潘滔接见信使后,匆匆看了消息,便着人备马,带着信使一起奔向队伍前段。

  如今行台已离了颍川郡,进入梁国地界,正朝着豫州州治陈县前进。

  黄昏时分,潘滔终于追上了司马越先行队伍。见是潘滔,护卫连忙放行,一人为其带路,一人奔跑前去通报。司马越等人正在前方驿站休息。

  潘滔进了屋,才发现不是太傅一人。刘舆、孙惠,乃至王衍,竟都在。不由双目一凝,心中升腾起危机感。

  他精通事务,所以被委任总领后翼,做好收尾。收尾之事,最杂,亦最重,作为王府下属第一把手,他当仁不让。而中段原为刘舆负责,现换成王府左司马、人称清才的裴邈。

  裴邈爱清谈,常流连行台,找王衍论玄。两人早年谈玄就相悖,各持论点,谁也不服谁。裴邈是裴頠的从弟,承其主张,持的是“崇有论”。而王衍则推重由何晏、王弼开创的正始玄学,主张的是“贵无论”。

  此时老对手相逢,通宵达旦,裴邈总想压服王衍观点,却遇到的是“口中雌黄”,每不得胜。数次后,王衍躲避之,其就至王衍所,诟骂不停,或许是想借此激怒王衍。王衍居之,不动声色。

  此事很快为司马越听闻。于是,招来王衍。言语中想要为王衍做主,处罚裴邈。王衍却建议,可由裴邈负责中段事务。

  潘滔也听过这个风闻,当时没有在意,还暗笑刘舆倒霉。现在看到刘舆等人与王爷相谈欢愉,才发觉是自己上当,失算了。

  司马越笑道,“阳仲,此来何事?”

  潘滔回过神,连忙将事情大略说了一下,又递过密报。期待地等着太傅神态变化。

  “孤王这个侄儿啊,就爱瞎折腾!”司马越快速看完消息,将密报随手扔到一边,呵呵一笑,表情毫不在意。

  “阳仲,不会就是为此而来吧?”他继而表情夸张,玩笑道。

  潘滔嘴唇翕动几下,他本想夸大此事,但被太傅这么一说……同时,心中刚升起的危机感又冲淡了他之前的想法,原本组织好的语言,一时也转不过弯,便卡住了。

  旁边刘舆、孙惠、王衍听了大概,好奇拿起密报,三人传阅起来。

  王衍首先看完,不语,脸上淡笑。刘舆则呵呵笑起来,“陛下此举,乃无米之炊也!”

  说着,摇摇头,长叹一声气。

  这做派顿时吸引众人视线。刘舆迎着太傅目光,轻笑道,“天下英才皆入大王彀中,可不是无米做炊?”

  司马越闻言,顿时哈哈大笑。

  王衍这才跟着一句,“臣能想到,陛下之无奈!”更惹的司马越得意非凡。

  孙惠细细品读,双眼徒然一亮,随即掩饰下去。他抬头看向刘舆、王衍,不由忖道:他们出身高门,不缺名声和进阶之机,难怪看不出其中暗含的玄机?若陛下真是如此,出身低微的寒门有望了。

  不!孙惠立马又否决了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是看不出,是完全不在乎。

  这样想,孙惠的心思又暗淡下来。他出身吴人,处境也只比寒门之士好一些。有时甚至不如。

  是啊!只是权宜之计,被逼的没有办法,无奈之举!陛下不可能大行此道的!冒天下之大不韪,何其难也!

  孙惠平静下来,没有发表看法。

  潘滔看众人神态,知道自己夸大搞事、标新立异之想,无疾而终。他哪能看不出众人的不在意,也知道出于何想。神思转动间,终于想好应对话语。

  正准备张嘴,只听太傅又道,“阳仲,你来的正好。刚才我等讨论,准备轻装先行。这些时日,队伍行进太过缓慢,要到江南,不知得耽搁多少时日。”

  “孤是不想等了!”司马越语气中充满坚定。

  原来迁徙大部队之组成,鱼龙混杂,一路上状况频出,冲突不断。平民百姓无所谓,就算死一些也能压下去,但跟随的大家族们却不能放着不管,偏偏有些家族自视甚高,又没有眼色,发生些什么事就立马找他,让他烦不胜烦,不堪其扰。

  一路来,牛车又缓慢,道路又年久不修,泥泞难行,十分遭罪。这不,南下的心愿满足,没高兴几天,就感觉掉进了泥坑一样,没一天好心情。

  话音刚落,刘舆立马附和,“臣也是这个想法。不如我们先行,提前去往江南,站定位置。此事事关重大,早一日安稳,便早一日定心。”

  孙惠此时立即接言,添了一句,“到那时,再也没有跳梁小丑,敢轻视大王了!”

  这一句如同挠到了司马越的痛处。他沉下脸,冷哼一声,“周祖宣之辈,孤他日必不饶他!”

  潘滔哪还不知,此事已定,没有他插口的余地。看了看刘舆藏不住的喜意,估摸着此事便是他提议的。又扫了眼孙惠,寻思着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不怀好意,别有用意?难道与周馥有仇?

  心中又想到太傅发怒的缘由。

  那周祖宣正是镇守许昌的周馥。此前行台至许昌,太傅有心收拢周馥,却被其断言拒绝,而后言辞毫不客气,十分厉然。还口口声声,让太傅将一些大臣放还朝廷,不然朝廷突然空虚,无人治政,恐会生乱。

  太傅气冲冲离了许昌。此后,就一直憋着气。若不是众人劝阻,恐怕当时就出了大乱也说不定。

  潘滔想到这,心中不由暗道,太傅杀了周穆,周穆乃周馥堂侄,交恶于他,在所难免。不是谁都能像诸葛诠那样大义灭亲,心无芥蒂的。

  又看了看刘舆、孙惠、王衍,想着接二连三的事情发生,他心中突然叹气。江南之行,似乎没有自己所想的那么容易啊!

  就在潘滔恍惚之间,只听太傅又道,“庆孙,去往下邳的信使,可有回信?”

  刘舆摇摇头,“暂时还没有。臣估摸着时日,此时应该才刚要到下邳。”

  司马越目光闪烁,微微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