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昱一声令下,船只调整航向往登州方向驶去。
海上行船与在济水之中完全不同,海上风浪更大,但也因此满帆的飞剪船速度也提升得非常大。
虽说到不了极限速度,但也在每小时8-10海里之间。这在没有动力的北宋已经非常惊人了。
杜昱身为海城人自然是坐船出过海的,可阮家三兄弟和陈达却并没有见过大海。
阮氏三雄还好,毕竟也是水边长大的。陈达这只来自西北的旱鸭子就不行了,不过半天功夫就开始晕船,浑身无力时不时的呕吐。
杜昱从背包空间中拿出一些治疗晕船的药给他服下,陈大爷这才好过了一些。
好在山寨中挑选的水军喽啰们都是在水泊边上长大的,各个水性都不错。
绝大部分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就对这种颠簸习以为常了。
根据现在的行船速度,杜昱估计两天时间怎么也找到耽罗了。
为了全天行船,他把阮家三兄弟分为三班,每人带着自己的手下轮流开船。既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行船,又能充分锻炼梁山水军的实际操作能力。
当天傍晚,他们已经越过登州出了渤海范围,来到东海的水面。
杜昱查看海图,调整航向直奔耽罗方向。
进入东海之后,明显海风更大浪也高了很多。飞剪船这时才体现出设计上优秀,再结合现代时空科技含量十足的风帆,一下子就把速度提升到了极致。
杜昱来到下面的驾驶室,打开仪表盘,发现速度已经达到每小时12海里。这个数值与木质船的历史记录相当。
其实如果他肯启动柴油机轮的话,速度提升到每小时24-30海里一点问题也也没有。
无奈柴油属于管制物资,这艘船的油也并没有加满,他可不敢随便浪费。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启动的。
这个速度虽然与现代时空的船只速度没发比,但也够用。
夜里是阮小二当值,杜昱觉得阮家三兄弟里只有他比较稳重,所以就把夜班派给了他。
杜昱在制定航向的时候已经用船上的电子指南针做了定位,再加上有罗盘指引,倒也不怕阮小二在夜色中偏离航线。
阮小二按部就班,指挥手下的兄弟按照练习的方法操作船只。
月色中,这艘飞剪船一路劈浪前行向远方驶去。
天蒙蒙亮,阮小七的那组起来接班。
先是按照杜昱教他的方法使用电子指南针确定方位,然后又对照海图看了看航线。
一夜行船,偏离的方位却并不多,阮小七稍做调整很快就找到正确的方向。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