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二卷 胜利航线 第七十一节 蚊集式攻击[第一更]

  在江文翰等人拼命般的想将英国轰炸机拦截下来,战果却差强人意的时候,“合肥”号上的谷甄云也是心急如焚。眼看着敌机一步步的逼近,可防空战斗机却无法发挥作用,更让他感到担心的是,战舰上的那些雷达对敌机的探测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也就是说,大口径高射炮很难在一个理想的距离上拦截敌机!

  在江文翰发现了英国轰炸机群的时候,那个中队的“蚊”式轰炸机距离第六特混舰队不过20余海里,距离执行雷达警戒任务的驱逐舰不到15海里。按理说,在这个距离上,驱逐舰上的雷达能够探测到任何一种飞机,可结果,这艘驱逐舰上的雷达只探测到了江文翰指挥的那批“游隼”,却没有能够发现英国的轰炸机!

  这也正是英国飞行员敢于在近2000米的高度上逼近第六特混舰队的主要原因。在以往与德国的战斗中,“蚊”式轰炸机的飞行员就已经发现,他们的轰炸机很难被德国的雷达探测到。而德国空军使用的雷达与唐帝国海军使用的雷达有很多相似之处,毕竟两国在研制雷达时的合作很深入。就算唐帝国海军使用的雷达更先进,可仍然难以在远距离上发现这种全木制结构的轰炸机。另外,当时海面上空的天气算是比较恶劣的,这也影响到了雷达的探测距离。从战后唐帝国利用一批缴获的“蚊”式轰炸机做的测试来看,在理想条件下,当时唐帝国海军驱逐舰上装备的雷达能够发现20海里外的单架“蚊”式轰炸机,能够发现30海里外的“蚊”式轰炸机群。可在恶劣情况下,这个发现距离肯定要减半,甚至减少一大半!而当时承担舰队主力防空任务的巡洋舰上装备的雷达对“蚊”式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也不会远多少。

  问题就在这里,战舰用于搜索空中目标的雷达的探测距离肯定要比用来引导高射炮射击的炮瞄雷达的探测距离远得多。当时,帝国海军的120毫米大口径高射炮最大对空作战距离可以达到8海里,可在恶劣条件下,引导120毫米高射炮作战的炮瞄雷达对“蚊”式轰炸机的探测距离不会超过5海里。也就是说,舰队的高射炮火力杀伤范围减少了3海里多,也就少了3海里的拦截距离,少了很多拦截的机会。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