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134 全胜

赵作仁唯一比匈奴强的地方在于,赵作仁懂得国家管理,或者说他手下有专精于这方面的系统大臣辅佐,所以战争不是一味的掠夺,打下来的地盘也可以吞并为本土慢慢建设消化掉。

  而不是如同匈奴那般,破城之后只知道抢抢抢……

  抢完了再把城市一烧,不再成为阻挡匈奴铁骑的障碍……

  匈奴人唯一细水长流的方式,就是用武力威慑那些西域小国,向他们臣服上贡,如果谁敢不服,匈奴大军一到立马国破家亡!

  大汉帝国为何一直将匈奴人当作心腹大患,就是因为匈奴人的战争方式对地方的破坏力太大了,匈奴人除了放牧外,根本不懂得农耕文明的精髓!

  倒是大燕王国的扩张模式很容易让大汉帝国接受,打下一片地方就建立地方官府,将触角延伸进去,分封也好,采用流官管理也罢,都符合农耕文明国家征服的策略。

  当然,这不是说农耕文明的国家就不会抢劫,只不过农耕文明国家抢劫时很少会烧毁城市,把所有的青壮和年轻女子都掠夺一空,除非是根本不打算要这片地方。

  匈奴人喜欢烧城,是因为他们不擅长守城,城墙固然可以为他们提供防御优势,但同样也使得匈奴人丧失了马上的机动力,要是匈奴大军困守城市,汉军将领可要开心了。

  在攻城守城的技术上,匈奴人给汉军提鞋都不配。

  同样的道理,匈奴人的精锐骑兵也一直让大汉帝国流口水,恨不得把那些匈奴人的骑兵都招安过来。

  要知道,为大汉帝国效力的匈奴骑兵,军饷福利待遇比大汉帝国自己的步卒还要高得多。

  大汉帝国丝毫没有对这些异族军队歧视,这也是那些匈奴骑兵愿意为大汉帝国卖命的主要原因。

  成已看着徐徐移动的燕军两翼箭阵,发现毫无破绽之后,终于绝望了。

  既然没办法撤军,就只能让那些步卒充当殿后部队了,反正他不打算死在这里。

  在燕军两翼箭阵将中间的成已本部兵马半包围的时候,成已熟练的带着所有的骑兵纵马逃离。

  燕军虽然也有骑兵,但一直在压阵和充当传令兵,成已跑路的时候带上了所有的骑兵,不是赵作仁身边那点骑兵能拦截的。

  只是,成已本部的前线步卒大部分人根本看不到后方主帅逃跑,两翼被半包围的劣势。

  在战场上上的军官和士卒视野区域是非常狭隘的,前后左右都是人,到处都是兵刃碰撞声和厮杀声,以及伤员临死前的哀嚎,哪怕是大股骑兵的马蹄声都听不清楚!

  只有最外围两侧的少量士卒和军官能看到大群敌人出现在眼前。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