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六十四章 公益资金

日子一天一天过,临安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才过去不到一年,临安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来的临安面积不大,但是现在面积大了,人也多了,房屋风格改变了,市场经营也有了,过冬也有暖炕了,还建上了小学,不少小孩子去上学,不仅识字,而且还会算术和唐律以及诗词歌赋,白丁越来越少。

  相比较其他的地方而言,临安的发展是最为显著的,不少人来这里开商铺,以前没多少商人来这里,现在却是络绎不绝的客商,加上苏致远提倡的一些思想很对人们的胃口,所以很多人也愿意留下来。

  在苏某人的角度看,其实事情发展的很好,相对来说麻烦事情就越多。

  苏致远看着临安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最开始的时候还以为是爱护树木,所以很多树木并不砍伐,后来才知道那些树木的年龄已经太大了,已经有了灵气,所以不砍伐,还说上面有神仙居住,保佑着一方的水土平安。

  其实这么一说倒是提点了苏致远。

  在临安,这样可以烧香拜佛的地方很多,就是道观也是有的,人们愿意去供奉些香油钱,在这样和平的年代,庙宇的收入可是不少。

  前些日子,苏致远甚至看到了有僧人来到这里要盖庙宇的事情。

  不得不说人们信教倒是没什么,但是苏致远是不信的,与其把钱财扔给神佛却让公益建设搁浅,这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想法。

  宁愿便宜养活假僧人,也只是为了自己心里求个安生。

  苏致远看着临安发展起来,就算是他挣了不少钱也根本不够往里面的公共建设里面投入的,老百姓把钱扔给了寺庙,还不如共同为城建出一份力。

  尤其是临安作为一个县城,连一个像样的城墙也没有。

  苏致远深深感到了县衙朝廷面子的重要,虽然主要是给自己看的。

  都是钱啊,苏致远看着关于城建项目的种种支出,心里感觉自己有必要成立一个公益建设的资金项目。

  说做就做,很快县衙外面贴出了告示,宣布临安县衙成立一个祈福的基金,所有收入全部捐给临安做建设。

  标语自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这么简单反而没有蛊惑力了。

  标语是这么写的:做好事,为建设临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即日起,向临安祈福基金捐赠银两者,留名字于功德册之上,积阴德,加福气,捐钱最多者,刻碑立传,凡是捐赠银两的人可享受临安的特殊待遇。

  第一,孩子上学不花钱并且视银两多少调配至优秀班级。

  第二,临安新城建设成功之后,优先获得购买商铺的权利。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