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四章 长孙康宁的危机

  李纲的理由非常充足,长孙康宁从西征开始,到中原大战,到南征,到今日的北伐,每次都承担了筹措军资的重任,但每次都是以朝廷未来的利益做交换,抛开新兴势力的崛起不说,仅以财经方面来讲,巨商富贾们就以最低的价格购买了大量占领区的土地、矿山、园林等资源,垄断了交子、运输等诸多行业,获取了惊人的财富。

  按照李纲的推算,未来朝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年赋税收入的一部分都要用来偿还因为战争而赊贷的钱款本息,这将严重影响中土的稳定和发展,所以李纲认为,目前缓解财政危机迫在眉睫,统一中土的战争可以稍加延迟,以便给朝廷赢得喘息的时间。假若李虎无视朝廷的财政危机,执意要马上发动北伐,那么向巨商富贾赊贷钱款的相关政策就要做出重大修改,以维护朝廷的利益。

  李纲的意思很明白,今日朝廷平定了东南,威望有了,实力有了,钱粮也有了,今非昔比了,在赊贷钱粮一事上没有必要再和巨商富贾们讨价还价,更不能像过去一样贱卖王国的未来利益。

  如果按照李纲的意见办,那么等于断绝了朝廷向巨商富贾赊贷的路。朝廷在不动用武力进行强行掳掠的情况下,只有与巨商富贾们进行利益交换,不存在无偿援助一事,毕竟朝廷拥有绝对强势,一旦出尔反尔,那巨商富贾们就血本无归了,所以在赊贷之前,必须给他们利益上的好处,这也算是朝廷的一个变相承诺。

  李纲挺身而出,义正严词,愤怒地责斥长孙康宁,立即得到了黄涉、柴云等宰执大臣们的响应,枢密院的刘延庆也紧随其后,支持李纲的意见。御前司有九位宰辅,除掉李虎,四个人反对,董小丑和原野保持沉默,唯独范直昌和胡涂支持长孙康宁,这使得局势对长孙康宁非常不利。

  商讨未果,御前司的重臣们不欢而散。

  =

  李虎留下了长孙康宁,又叫谢一刀把董小丑请到了书房,他打算和董小丑好好谈一谈。

  长孙康宁忐忑不安,他现在虽然和汉王府走得非常近,但李虎离开长安已经两年了,李虎的想法发生了什么变化他一无所知。从今天御前司的会议来看,李虎似乎并不真正急于北伐,相反,他好象有意利用北伐来探知朝中重臣们的心思,以此来揣测朝堂局势的发展。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