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354章:外调

“臣考功司李杉…”

  正在吃饭的复隆皇帝摆了摆手,示意李杉不必多礼:“李爱卿还没有用过晚饭吧?一起吃点。”

  皇帝召见,必须提前进宫等候,随时做好陛见的准备。

  正常情况下,等几个时辰都不算什么,有时候从早等到晚,最后却因为皇帝“事物繁忙”“无暇召见”,只能回去另行安排时间,白白等一天都是很常有事情。

  从午时进宫,一直等到掌上了灯火,才终于见到皇帝本人,这已经算是“高效率”的了。

  和大清的宫廷御宴不同,明朝的皇帝没有那么多讲究,所谓晚膳很是寻常,只有八盏八碗十几道菜式。

  按照当时的标准,已经算是非常节俭了完全是受到了大行崇祯皇帝的影响,复隆皇帝的宫廷生活素来崇尚简朴,不仅撤去了宴饮之时的宫廷舞乐,还一再削减规格和排场。

  而且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和皇后一起吃晚饭。

  大明和大清不一样,素来就不讲究三拜九叩的大礼参拜,也没有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所谓的御赐宴席,不过是在旁边支开一张矮几,传过来几道菜式而已。

  对于进宫陛见的李杉而言,所谓的御赐晚膳,其实就是一顿工作餐罢了。

  “徐州大捷的消息,李爱卿已知道了吧?”

  “回陛下,臣已知晓。”

  复隆皇帝朝着李杉打了个手势,示意他可以一边吃一边说。

  “徐州一战举足轻重,四战之地重归我大明版图,则江北,甚而至于整个淮扬,则全在我王师马足之下。”

  徐州大捷的意义绝不仅仅只是占据了一座城池,而是在于可以直接影响到整个淮扬地带,为扫平江北的清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年多铎大举南下之时,也是先取了徐州,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支撑点,然后才敢发动大规模的淮扬战役。

  “淮扬局面已日渐明朗,光复北地中兴大明已指日可待。”复隆皇帝一边吃一边说道:“朕有个成算,已是心中筹谋良久,却从未对人提起过。今日召见李卿,就是为了这个事儿。朕欲遣李爱卿出知徐州,你意如何?”

  所谓的“出知徐州”,其实就是让他去做徐州知府的意思。

  按照大明朝的体制,知府一职是四品官,在所有的地方官员当中已经算是非常高的了,再往上升就可以算是方面大员。

  虽然名义上左右的知府都是四品,但知府和知府不一样,本身就有高低上下之分。

  比如说南京府尹王宣同,其实就相当于南京知府,但一国都城的知府和地方上的知府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