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兵荒马乱来种田

各种版本简介—— 一句话版: 时过境迁,你是否依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 内容简介: 带着作弊器穿越到经济倒退生产力落后的特殊年代,柳家三口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农耕生活 : 栽桑、养蚕、织布、种田……一年四季,追着时令节气安排农业生产; 纳赋、服役、苛捐、杂税……原来农家还有这些附赠项目,叫人一点乐不起来; 灾荒、匪盗、兵祸、逃亡……想安安稳稳种地可实在不容易。 这是一个浪漫的时代,也是一个悲惨的时代;这是一个充满传奇的时代,也是一个现实冷酷的时代;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时代,也是一个癫狂混乱的时代…… 穿越不仅是风花雪月的臆想,种田也不只鸡零狗碎的家长里短;作弊器,它可能很不靠谱——许多事,都跟以为的不一样。 而柳家人,只想做农民。 柳家自述版: 种田,俺满是认真的。 剧透版: 普通的现代一家人穿越到大融合的古老时代,应该怎么活下去? 北疆、南荒、西域、东海…… 盐埠、茶路、驼队、马帮…… 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文化传播、民族融合……一切,在此交汇。 严肃版: 一篇真正的种田文 一部轻.历史小说 本文自叙版: 我是正剧 我以为我不狗血 但我不能保证 友情提示: 本文可能粗长 有男主

三瓣儿家主 · Umum
Peringkat tidak cukup
275 Chs

第162章 酢酒

“芸水向东百里,为幽水。自幽水南行数十里,过得坼月峡,便入了滕水。由滕水南下二百里,即有咸池。”站在大车旁的年轻汉子道。

  “恁咸池再南耶?”黄家的幌儿扒在大车辕架上问他。

  “滕水再南百余里,有潜水,顺水而下三百里便达隆城了。”

  “恁地,怕不亦行走得千里地耶。”一手搭着幌儿的曲家小子惊问道。

  “险比登天。”年轻的汉子转过来对买东西的妇人吆喝,“阿婶且莫论价耶,赚得些本钱,便连路费亦不够。”

  这人说的地名,柳奕一个也没听说过……果然还是完全不同的时空啊。

  就像听天书一样,柳奕一边听恁小贩讲故事,一边打量着被围在人群间的大车:前面有几只用竹篾套编的黝黑大罂,都以麻索牢牢捆缚,固定在大车上。

  车子后头有两具大竹筐,一个筐里的麻袋中装着卖货换来的粮食;另一个筐里有两只装得一半货物的细麻袋,不知是什么东西。

  拉着大车来卖货的是两个年轻人,他们的口音与本处不太一样,柳奕听得懂,却有些别扭。

  里人问时,年轻人中的一个说,他们从西边的存奚亭来。

  曲家盅叔道,存奚亭是大芸里过去周边所在,离着他们这儿有五里之远……也间隔好几十里路了。

  “粜得甚酱?”中气十足的黄二婶一步插进人群间,探头朝恁大罂中张望。

  “豉酱、幽菽耶。”

  卖豉酱的汉子拿细细一柄长葫芦勺舀出一点豆豉叫众人品尝。

  黄婶便拖了自家的小子回家拿豉罐。

  和前日可换可不换的蒸饼不同,豉与酱皆是非常重要的食物,算得农家日常生活必备,民间甚至讲“食不可无酱”。

  豉酱的作用和食盐几乎可以等同,主要为农人们提供身体必需的盐分。

  食无盐,人就没力气干活。

  吃不上肉还可忍耐,吃不上盐却无论如何都忍不了。

  尤其到了这接近年尾的时节,家家户户都要囤积点东西准备过年,不会自己制作豉酱的,就得从商贩处换上一点。

  柳家的臭豆豉早吃完了,柳奕觉着一般,单吃下饭她不喜欢,但加些佐料再制一制也可以炒菜用。

  制作恁齁咸的豆酱与微酸的臭豆豉,需要大量的食盐——其实她更好奇,那么多盐,商贩们究竟从何而来?

  芳娘先时试制的芜菁榨菜都能吃了,用的是柳奕外婆传授的方法:三腌三榨。

  制作完成,得消耗不少食盐,把芳娘心疼得腌菜的盐水都没舍得倒。

  她家还有堆得一山高的大芜菁,不拿来榨菜又怎么消耗?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