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九十一章:难民整顿

拍卖会在激烈的竞拍中落下了帷幕,经过几十名帐房先生连夜估算竟然发现一晚上天策府筹集了九亿两白银。

  房间内慕容冲将手中的账本反复翻看了好几次最好重重的盖在书桌上然后哈哈大笑,随后一脸欣喜的对杨弘远说“宏远这次多亏了你的妙计,一下筹集了这么多钱。这相当于我大楚三年的财政收入了。有了这笔钱不仅可以用来赈济灾民还可以留出一部分支援南方建设和扩从我自己的经济实力。”

  “都说钱藏于民,事实上多半的钱都被聚拢在极少数的商贾和官员手里了。从这次拍卖会就可以看出这些商人和官员敛财的能力。但经过这一次拍卖相信他们都元气搭上了,段时间内已经炸不出油水了。现在咱们有了钱,是不是该考虑直接针对难民的行动了。“

  ”对,你说的在理。不知道你还什么想法没?“

  ”有,不外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难民难民就是这些民众生活困难的意思。那么解决难民的问题的核心就是解决难民的生活困难。理所当然他们的困难也只能出现在衣食住行这几方面。问题从哪里出我们就从那里入手,不是吗?“

  ”恩,是这个理。说说你的想法吧。“

  ”衣服方面没什么办法。只好咱们花钱向北方的各大布庄,成衣店订货,让他们设计一款专门为难民设计的服装然后咱们派人给他们送过去。当然光给衣服没有一个安稳的住所的话有衣服也白搭,风吹雨淋的坚持不了多久。所以还得优先考虑住房的问题。我已经计划好了,也相中了城郊的几片地方。咱们可以在这些地方盖几个简单的小镇,统一规划简易住房用来容纳难民。这几个地方背靠大山,这些难民稳定下来之后也可以到山上开荒,种点粮食。不过这就有点远了,当下他们的温饱问题也得靠我们。所以我们得组织大规模的施粥,派发福米。而且在我们的粥中还应该加入药汤,这也是为了应对瘟疫做的举措。至于行,那就需要我们对难民的身份信息做统计。并给他们排号,然后施行限行政策。就是按号码给予他们一定的出行规律。这样一来他们不会干什么都乱七八槽给人一种拥挤混乱的局面。“

  “啧啧,宏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好像你总是比别人快一步。这一点就连本我都有些嫉妒,有时候总是忍不住产生一种遏制你的念头。但是从总总迹象来看你对要没有表露出恶意,而我在多方面得仰仗你。所以你让我很矛盾啊。”

  “哈哈。殿下有些自寻烦恼了。为个人的社会分工不同。有些人适合征战沙场,有些人适合出谋划策,还有些人天生就是领袖,未来的主宰者。所以完全不需要拿别人和自己做比较。你看我就算考虑一些事周全一点,现在不也帮你做事吗?”

  “不错。好一个社会分工,一言道出人间万象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好,宏远咱们协力将难民这件好事办好。”慕容冲豪情万丈的说道。

  之后在慕容冲和杨弘远的领导下天策府这个小朝廷就精密的运行起来了。源源不断的银两被运到各大城市订购衣物,粮食,药材,土木等诸多物资。与此同时金陵城内外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封大皇子整顿难民的诏令传遍金陵。涉及衣食住行等许多方面,给成千上万的难民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一时间大皇子备受推崇。难民对于大皇子的征兆也十分响应。听说大皇子准备为难民见几个供他们生活的小集镇后许多人自告奋勇,纷纷加入。城内的难民不断减少,而郊外参与建房的人却不断增加。而且每天都有人为这些干活的难民提供免费的米饭肉粥。甚至不是派医生调理他们的身体。一时间曙光降临,绝处逢生。

  日复一日却也是日新月异。短短一个半月,金陵城内无家可归的难民已经有多半聚集到了初步建成的新农村。这里区别于通常的乡镇建设。房屋密集挺拔,基本都是筒子楼形式,用来容纳更多的难民入住。当然随着条件的不断完善,这几个集镇对金陵城内难民的吸引力仍不断扩大。每天都有远远不绝的难民到新农村来报道。而每一位到达新农村的难民都要核实身份进行登记然后给予他们一个编码,规定他们的出行条件。只有服从安排这才会获得基本生活保障和物资供应。

  说道物资供应,其实在给难民派发物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显著的问题。那就是有人浑水摸鱼,借机敛财。

  原来有些人冒充难民拿去救济难民的福米。这些人刚开始不多,而且也都是些普通百姓,但后来不知道这种做法怎么引来了上层的注意。结果许多官员,豪门纷纷派人装作难民领取下方的救济粮。积少成多,这些人拿走了相当一部分粮食。对于这种现象天策府十分痛恨,但却有些无奈。原来自古以来给乞丐施粥过程中都会有这种冒充的,可是这些人难以分辨,所以对这种事情往往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了了之。但这一次不一样,好象是上一此慈善捐款让这些官员和商贾出血太狠了,所以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回点本。可一个两个还能接受,这一群一起行动就给天策府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一事之间天策府陷入了难题。

  那杨弘远会对这种情况坐视不理吗。当然不会,眼看自己的计划快要达成了,他怎么能容忍别人阻挠自己。所以他立刻提议在肉粥和救济粮中掺沙子。此言一出众人兼有所不解。杨弘远笑而不语,只是让他们找吩咐办事。

  见惯了杨弘远的奇思妙想,这次众人虽然满腹疑惑,奇怪万分但也只好照这他的吩咐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