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四百零九章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此子文武双全。”马谡开头第一言就对陆逊做出了相当高的评价,“文可治国,武可安邦,乃是当世奇才。”许是嫌一个文武双全太简单太不给力了,马谡紧接着又说出了这么一句话来。当是惊得厅堂众人傻了眼,这话真是马谡说的么?众人互望中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马谡现在赵云手下任职,偏将军,这几年来他在荆州的表现可称得上优异,已经是众人所公认的军中又一后起之秀。并且潜力极大,完全可以让人去期待他超出军中“诸多后起之秀”的那一日的到来。

  公开的讲,荆州军高层对于马谡的关注、期待以及肯定,已经超出了霍峻之子霍戈和上庸军中的宗预,也就是说把他放在了一个超出一般所谓‘人杰’的程度来看待的。不考虑武艺和家世,便是关兴的成长高度,似乎也远赶不上他。

  这样的一个人物,可能对一个平庸之人发出如此赞叹么?

  不可能,当然不可能,心高气傲的马谡岂是轻易服人之辈?更别说这人还让他心中不爽了许久。

  可随着对陆逊了解的加深,马谡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对方确实非同寻常,能让自己那个姐夫看重,果然是了得!

  文安民,武领军,陆逊的所作所为,马谡自认不逊色,却也不敢说自己做的能够比他还要好。

  虽然就整个江东而言,陆逊也仅仅是薄有声名,论文论武比起江东现今摆在台面上的那些文臣武将都要不起眼了许多,可马谡是什么人?他可不是一个光看表面浮华的人。

  陆逊文治武功建树不多,可深入分析之后呢却能发现他在面对这些时所采用的手段是最最合适的。马谡不止一次把自己放到陆逊的位子上,思来想去,并不能比陆逊做的再好一筹。

  就以海昌屯田都尉为例,陆逊虽初出茅庐,却能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情况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政绩卓著,以至于受当地百姓蒙赖,称之为“神君”。

  马谡没有正儿八经的在地方府衙任过官职,这一点比起历史上的他是要逊色许多的,在历史上马谡在任职丞相参军之前可是先后履历过绵竹令、成都令和越嶲太守的。

  而在这个空间中,因为刘宪的出现,马谡早早的随在了诸葛亮左右,没有了堪称丰富的地方文治经验却也跟着诸葛孔明更早的接触到了全局政略。

  事事躬亲,即便是在早期,在刘备集团还人才济济的鼎盛之时,诸葛亮的身上就已经在展露着这个苗头,虽然很微乎其微。借助于诸葛亮的这一嗜好,马谡在学习如何着眼全局的同时也稍微了解了一些地方纷杂。

Bab Terkunci

Dukung penulis dan penerjemah favorit Anda d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