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家大房巫大伯巫经国,娶妻上官小小,有三个儿子巫牧椹,巫牧楷和巫牧柚。
巫家二房巫二伯巫荼国,娶妻王玫,有二子一女,分别是巫凤罗,巫凤城和巫凤舞。
巫家三房巫三伯巫成国,娶妻钱小薰,有两子两女,儿子为巫云飞,巫云腾,女儿为巫云梅,巫云桃。
巫家四房巫四伯巫齐国,娶妻刘爱涛,生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巫海涛,巫鹤涛。
巫爸爸这一房是巫家五房,娶妻程萱,有一子一女,就是巫靖承和巫靖煊了。
都说幼子长孙是父母心头所爱,在巫家是绝对不存在的。
巫爷爷心中,只有前面三房,至于四房和五房,大概是买东西时候搭的添头。
而且这添头一添就是两个。
小时候巫奶奶还在的时候,巫四伯和巫爸爸的日子还好过一点,后来巫奶奶没了,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这也是为何巫爸爸一成年就去了参加了战队的缘故之一。
没人心疼啊。
若是这妈不是同一个还好说,问题是,巫奶奶是原配,跟了巫爷爷后前后生了五个儿子,偏偏巫爷爷就认前面三个,后面两个小时候没放心上,长大了,除非有利益关系,否则不会想起这两房的人。
而且平日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前面三房均分,四房和五房要么没有,要么挑剩的给他们。
分家的时候也是那样,大头都分给了前面三房了,四房和五房都没什么东西。
四房还好,好歹还得了三分私有地。
巫爸爸这里就给了两个水桶半扇大门,其他什么都没了。
巫靖煊记得很清楚,她八岁那年,生了一场大病,当时生病的时候,嘴巴没有味道,想吃甘蔗。
巫爸爸当时加班,每天回来玩了,人家卖甘蔗的摊子都收了,后来想到巫爷爷的地里有种甘蔗,就去掰了两支甘蔗。
巫爸爸也是实诚的人,吃完晚饭还特地去老宅跟巫爷爷说一声。
巫爷爷竟然大发脾气,还打了巫爸爸两拐杖,并且说什么,别人吃可以,他家吃就不成,别人买二十的,他家就要五十。
这根本就不是亲父子,而是仇深似海的敌人啊。
那事情后,巫爸爸看清楚了,日常也不去老宅了,除了过年过节送上自己应该送的那一份外,巫爸爸从来不去讨嫌。
至于家里的情况,巫爸爸当时有战队津贴,所以生活也不算苦。
如今巫爷爷叫巫云梅来唤巫爸爸过去,里面没有猫腻才是怪事了。
“我没说。”巫云梅道:“我路过爷爷家门口时候,爷爷坐在门口石凳子上,二伯也在,爷爷看见我,让我叫五叔过去,还让我哥去叫四叔他们。”
“爸爸,我也去。”巫靖煊听巫云梅这么说就知道里面一定什么事情了,不是不放心巫爸爸,而是想去看看巫爷爷又想做什么妖了。
巫爸爸倒不介意带闺女去,他自信还是能够保护得了自己的闺女的:“行吧,那就去吧。”
“建国,我前几日听说,老二似乎跟着人做什么生意亏了,似乎欠了不少钱。
还有据说认识了个什么人,有什么门路说是要去买居民户口,你当心点,我们家可没那么多的钱。”程萱似乎想到了什么提醒道。
巫妈妈不是看不起巫家的条件,至少巫妈妈觉得自己是没嫁错人,和巫建国结婚后,小夫妻两个过的也非常的不错,这对于从小就没见过父母的巫妈妈来说,是非常向往的生活。
但是这并不代表巫妈妈就会接受不合理的人或者事情,即便这个人或者事情主导者是自己的公公。
巫妈妈从小没见过自己的父母,是寄养在一户人家中的,但是他从小好学,当年,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上高中,并且高中毕业,就可以看得出她的能耐了。
而巫爸爸也不是愚孝的人,从小就不被看重,分家还就得了两个水桶,说出去都知道他吃亏了。
当然巫爸爸看似憨厚,情商还是很高的,日常做事情都是滴水不漏的,私心中他也从来没有将巫家其他几房当成亲人,最多也就当做日常走动的亲戚而已。
不过面上从来不会留下任何把柄。
“放心吧,我知道,我这人啊,怕老婆,所以每个月工资都是上缴的,问我要钱,没有。”巫爸爸笑嘻嘻的开口道。
巫靖煊一旁听了哈哈笑了起来,巫爸爸招手,带着闺女一起去巫家老宅,心中盘算着,到时候直接当一块石头就好,不声不响,看他们如何作。
算起来巫爷爷做的最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在五个儿子结婚后,就让他们都分家了。
当然巫爷爷也没有跟五个儿子中的其中一个居住,即便偏心前面三个儿子,他还是一个人住在自己的老宅中。
五个儿子分家出去,让他们自己去买宅基地建造房子,而他就住在老房子中,同时申明,等他死了,这老房子就给长房长孙。
这一点巫爷爷倒是遵从了疼爱长孙的说法。
巫建国带着巫靖煊来到巫家老宅。
发现其他四房的代表也都在。
巫爸爸跟巫家大房的巫经国,二房巫荼国,三房巫成国,四房巫齐国打了招呼,不过带了孩子过来的也就他了。
巫爸爸最后才跟跟巫爷爷打招呼:“爹,你找我。”
“坐下说话吧。”巫爷爷一副古时候的一家之主样子,看上去还真有那么几分样子。
巫爸爸拉着巫靖煊在一旁坐下,也不多言,一副假装自己不在的样子。
基本上,巫老大,巫老二和巫老三坐一边,另一边是巫老四和邬爸爸。
从两边坐的样子就可以看出,受宠的一边,不受宠的一边。
巫爷爷将手中的烟杆子敲了几下,随即放到一旁的茶几上,然后咳嗽两声开口道:“今天叫你们来是有一件喜事,老二可以买到居民户口,所以他要做居民了。”
“哦。”除了巫爸爸,其他人有点羡慕的看了一眼巫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