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二章 王洛筠和七公主

凉州,刺史府……

  冰封的荷花池上枯叶随风轻摆,莲蓬摇晃,发出“咯咯”的声音。

  池边的凉亭里王洛筠披着洁白的狐裘,一张小脸完全隐没在竖起的衣领里,神色忧郁,如同这冬日的寒风。

  “小姐,表少爷从洛阳来信了,说太子殿下已被贬为庶人,发配去了金庸城,七公主也跟去了,谢淑媛……”

  王洛筠身后的丫鬟轻声在她身后说着从前院听来的消息。

  当说到谢淑媛的时候,已经说不下去了。

  “谢姨被贾南风杀了是吗?”

  王洛筠声音飘忽,小脸上满是哀伤的神色。

  “小姐慎言。”

  丫鬟四下看了看,空荡荡的荷花池凉亭旁,除了她主仆二人,看不到一个人影。

  但依旧把小丫鬟吓的脸色苍白。

  “在这凉州,还有什么是不能说的,听说朝廷已经来了旨意,张轨将要出任凉州刺史,看来我们不日就要回洛阳了。”

  “小姐不想去洛阳?”

  “如今的洛阳就像一头吃人的猛兽,父亲回去,未必能保得了平安。”

  王洛筠上前两步,走到了荷花池的边缘,双手拢袖,一只暖袖套在双手间。

  “小姐不用担心这个,听前院的管事说,老爷好像不去洛阳,要去蜀地。”

  丫鬟急忙上前两步,搀扶住了王洛筠,害怕她一不小心掉到结冰的荷花池中。

  “蜀地,那里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地方,父亲去那里做什么?”

  “不知。”

  王洛筠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去。

  只要不是去洛阳,去哪里对她来说都无所谓,王洛筠唯一担心的是七公主的安危。

  “小姐,天凉,咱们回去吧!”

  小丫鬟偷偷看了看自家小姐的脸色,自从从洛阳回来后,小姐的脸色红润了很多,不似以前在家时那么苍白。

  “屋里也冷。”

  “屋里有碳火,怎么会冷呢!对了小姐,你不是说有一家客栈,屋里没有碳火,却有很多铁管子,就能让屋里很暖和吗,那是什么地方?”

  “那里……”

  王洛筠刚想打趣小丫鬟几句,突然像是想起了什么,拉着她就向自己绣楼走去。

  脚步有些急了,扯的小丫头脚步有些乱。

  回到绣楼,王洛筠从一个锦盒里取出一张白纸,铺在案几上,提笔想要写信,却不知从何下笔。

  纸是从冯家镇买的,所写的信也是寄往冯家镇的。

  沉思良久才开始下笔,一字字斟酌再三,一行行思虑不定……

  这封信足足写了一个时辰。

  吹干纸上的墨迹,王洛筠叫来小环,让她把一封信送出去。

  听着小环下楼的脚步声,王洛筠的神色逐渐放松。

  不管如何,自己总要做些什么,为了她心中那份放不下的担忧。

  窗外寒风吹过,绣楼里的碳火却烧的正旺,整个房间暖洋洋,却总有些烟火之气缭绕在房顶……

  金庸城中现在冷吗?

  王洛筠站在窗前,望着金庸城的方向……

  ……

  一辆马车行驶在金庸城清冷的街道上,快要过年了,这里却没有一丝喜庆的气氛。

  马车后面,一群兵卒紧随马车之后,队形散乱,一个个无精打采。

  车帘被一只洁白如玉的手掀开,一张憔悴的女子脸蛋出现,双眼无神。

  “姑姑,遹儿饿了。”

  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拽了拽女子的衣袖,声音有些怯弱。

  女子放下车帘,转头看向少年,脸上的露出笑容,眉宇间的郁结已经消失。

  “我们快到了,姑姑这次外出学会了做很多好吃的,一会儿做给遹儿吃。”

  “谢谢姑姑。”

  少年很有礼貌的道谢,然后低声问道:“姑姑,我们……是不是再也不能回洛阳了?”

  女子爱恋的摸了摸少年的头,笑道:“怎么会,等你父皇病好了,我们就回去。”

  “姑姑还在把我当小孩子,有皇后在,我怎么可能回得去,姑姑不用安慰遹儿了。”

  少年极为聪慧,好像知道自己的处境,低着头,不再说话。

  女子的脸上重新出现愁容,看着情绪低落的少年,不知该如何出言安慰。

  车轮滚滚,穿过房舍,过了石桥,停在了一处破烂府邸前。

  少年下了马车,看了看门楣上的牌匾,又嫌弃的瞅了一眼门口石阶上的枯草,委屈的那女子说道:“姑姑,这里是人住的地方吗?”

  “破是破了点,收拾一下应该能住,就是委屈遹儿了。”

  “遹儿不怕委屈,就怕委屈了姑姑,毕竟,遹儿是被发配过来的,姑姑只是来陪我。”

  少年拉着女子的衣袖,神色凄然。

  “我是你姑姑,做这些是应该的,没什么委屈不委屈,走吧,王虎,去敲门。”

  紧随在女子身侧的一人走上台阶,扣响了门环。

  等了片刻,大门打开,一个仆役打着哈气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外面这么多人,那人愣了一下,脸上的神色立刻变得肃然。

  “你们是何人?”

  仆役也算是见过世面,知道能来这里的都是皇室中人,虽说都是发配过来的。

  但也不是他一个小小的仆役能得罪的。

  “太子殿下和繁昌公主驾临,赶紧打开大门迎接。”

  仆役向那少年和女子看了一眼,点头哈腰的对王虎说道:“大人稍后,小的去通报一声。”

  说完,转身进了大门,又把门重新关上了。

  这个举动让王虎气的双拳紧握,恨不得上前一脚把门踹开。

  “回来吧王虎。”

  七公主暗自叹了口气,轻声把王虎唤了回来。

  来到此地的正是七公主和太子司马遹。

  贾南风借司马玮之手杀了杨俊后,便迫不及待的把太子发配到了金庸城。

  司马遹前脚刚走,他的生母谢淑媛便被赐死,连带着司马衷的另外几个妃子也一同被她处死了。

  年轻的司马遹要来金庸城,七公主不放心,又害怕皇后半路劫杀,就一同跟了过来。

  见惯了朝堂中的尔虞我诈,你来我往,七公主反而觉得离开洛阳是最好的选择,不管如何,至少可以保住他的性命。

  大门过了很久才再次打开,一队禁军走了出来,领头的军士来到七公主和司马遹面前,单膝跪地,口中说道:“臣黄门令孙虑,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公主。”

  “起来吧,我已非太子,孙令官无需多礼。”

  司马遹也知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自己已经是庶人,再摆太子的架子就过了。

  孙虑起身,笑道:“殿下既然到了这里,一切自然有臣来照顾,请进吧殿下。”

  司马遹和七公主对视一眼,向大门走去。

  王虎赶着马车,跟在身后,也要进入大门,却被两个禁军拦住了。

  “例行检查,殿下不会介意吧!”

  孙虑在笑,却是虚假的笑。

  司马遹想上前却被七公主拉住了,“此乃孙令官职责所在,请便。”

  检查完马车,跟随而来的将士也被挡在了门外,并要他们立刻回转洛阳,不得停留金庸城。

  除王虎外,司马遹和七公主只身进入了许昌宫……

  ……

  盘蛇岭山寨……

  铁矿石的开采进行的非常顺利,至少在搭建前期框架的时候没有出现伤亡情况。

  为了更好的开采,黄景瑜已经三天没合眼了。

  白天要监工山路的开凿,晚上还要制造运送铁矿石的矿车,这些事全都压在他身上。

  没办法,另外几个队长一点也不比他清闲。

  尤其是高大鹏,愁的他头发一把一把的掉,都快成秃子了。

  山寨扩建的事情李庭岳交给了他,并且要他在年底之前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高大鹏连“规划”两个字什么意思都不懂,更不要说让他去做了。

  幸好,他在官兵群里找到了好几个识文断字的,而且还有几个专门给人盖房子的佣工,才解决了他的难题。

  在李庭岳的默许下,几个队长都开始在羌人和官兵群里找合适的人手。

  盘蛇岭几个队伍的人数都在缓慢的增加。

  不过这些新加入的兵士都有一个统称:备用军。

  他们想要成为正式的剑戈军需要经历很多考验,忠诚是其中最重要的。

  在李庭岳的潜移默化中,羌人和官兵已经不想刚开始那么有抗拒心理了。

  不过想要羌人归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也不着急,什么事都要慢慢来。

  现在的李庭岳正在和郑老三一起打造盔甲。

  经历了羌人一战后,李庭岳更明白盔甲的重要性,如果能早点打造出盔甲,也许那二十四个乡兵就不会死了。

  冯家镇的事情让李庭岳彻底明白,商贾是没有信用可言的。

  当面嘘寒问暖,称兄道弟,背后说不定就会捅你一刀,在他们眼里只有利益,没有情义。

  陆鸣在七公主来之前和李庭岳有说有笑,也曾购买过烧酒和白纸。

  但在有了强力的后台之后,立刻翻脸,之前一点征兆都没有,可谓是小人的表率。

  陆鸣可以毫无顾忌的带着洛平府的兵马来冯家镇,那其他的商人也可以。

  尤其是洛平府还有一个崔家。

  按照之前几次交易中崔家的态度,明年他们应该就会对马王山山寨和冯家镇下手了。

  李庭岳感觉到了时间的紧迫,同时也庆幸下了几场大雪。

  如果没有大雪封路,如今的冯家镇已经成为战场了。

  铸造房里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没有打断李庭岳的思绪,反而让他更加沉静。

  当然,让他操心的事远不止这些。

  冯婆子从冯家镇来到了盘蛇岭。

  作为资深媒婆,她是来给李庭岳和白翎羽保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