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章 平阳救灾

“玲珑,前面为何那么多人?”李陵安透过车帘看见了禁军。

  “奴婢也不知,出来时并未看见这些人。”

  “不如绕道从后门进,我们俩这狼狈样怪丢人的。”苏尚卿提议道。

  “哟,苏先生还未当上状元就有状元包袱了……啊……你打我干嘛我又没说错。”

  李陵安从小最爱与苏尚卿斗嘴,奈何苏尚卿文才了得,口才也不逊,偏偏这种无厘头的耍嘴皮子斗不过他。

  “得得得,玲珑就听咱们苏状元的,嘁。”李陵安没有还手,觉得刚刚苏尚卿锤的那一下可真疼。

  两人下了马车便分开。苏尚卿回房换衣服,而李陵安则是迫不及待地想给齐妃炫耀今日打猎的情况。

  “母亲!我回来了!今晚呀我们可有山鸡……嗯?道长也来了……”

  可这时齐皇后正在与道长相谈着什么。李陵安脚步一顿,连忙把山鸡藏在身后,毓秀观内不杀生,齐皇后的庭院除外。

  毕竟是皇宫里来的,又怀有身孕,必需的肉食营养不能少。于是道长决定干脆另辟一处庭院,在道观之后。

  可要当着道长的面说吃山鸡和烤兔,李陵安还是有些说不出口。

  “母亲,您和道长先聊,我先去换身衣裳。”李陵安觉得尴尬,没等齐皇后开口,就溜了。

  “六殿下还是如此,真是这个年纪男子该有的脾性啊。”道长笑道。

  “本宫倒希望他能多向尚卿那孩子学习。”齐皇后无奈的摇摇头,“尚卿打算何时进京赶考,需同本宫一道吗?本宫可以为他在京城寻一老师。”

  “能和娘娘一同进京贫道自然放心,只是,还是要问问尚卿自己的意思。”道长答道。

  “是啊,一转眼,孩子都这么大了。”齐皇后还是不舍在毓秀山的生活,但是当初的约定如此,她不得不回去。

  估摸着齐妃与道长谈话结束,李陵安也收拾妥当便再来寻齐妃。

  “母亲,道长走了吗。”李陵安探出头问。

  “走了,过来吧。”齐皇后招招手,“道长又不是吃人的猛兽,你怎如此怕她。”

  “嘿嘿,这不是刚刚做了亏心事吗。”李陵安小跑坐在齐皇后旁边,“母亲我和你说,今天我和尚卿抓了一只山鸡和一只野兔,我们这两天可以喝山鸡汤、吃烤野兔……”

  “好了。”齐皇后打断手舞足蹈的李陵安,笑着道,“陵安,你……有想过京城是什么样的吗?”

  李陵安一愣,母亲的话算是问到他心底了。

  从懂事起,母亲就与他说他是当今皇帝的六皇子,本该生活在京城。

  可是每当他问何时回去,母亲便不再开口说话了。久而久之,他也忘了京城、皇宫、六皇子这一些事。只是后来与苏尚卿一同读书,才更了解那本该熟悉的地方。

  “母亲为何突然这样问?是和门外那些人有关吗?”

  “那是禁军,是来接我们去京城的。”齐皇后用了去,而不是回。

  “当真要回去?”李陵安眼神变亮,“那我赶紧去收拾收拾,要带上尚卿吗?”

  “别急,听母亲说完。”齐皇后按住已经快起身的李陵安,“此次进京,母亲会比你先去。你……父皇那,有事要委托与你。”

  “不是一同进京?”李陵安还未满十三,哪怕就算做十三,处事或许也还太稚嫩了点。“父皇委托何事?我能处理好吗?”

  “起来吧,母亲带你去接旨。”齐皇后不答,拉着李陵安的手起身。

  “过去之后,你便不能再叫我母亲,要唤我一声,母后。”

  —

  “皇上口谕:今旱魃为虐,尤南平阳一带最为严重。今听闻六皇子李陵安师承毓秀观,博学多才。朕决定委以重任,前往南平阳一带解决旱情,体察民情。予以一年期限,恢复往日百姓安居乐业之貌。钦此!”

  “儿臣接旨。”

  解决旱情,恢复民生,为期一年。

  若这一年陵安真能完成,便能将他平安接入皇宫;若一年内完不成,那还会背上违抗圣命的罪名。

  齐皇后起身的步子踉跄了一下,但很快就被桂嬷嬷搀扶住,倒也没让盛公公和旁人察觉。

  齐皇后深吸一口气稳住情绪,这次回宫,终究还是将恩怨波及到了陵安。

  “早就听闻六殿下才貌双全,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盛公公对李陵安投来赞许的目光。

  在毓秀山上长大的六皇子,气质脱俗,容貌遗传了皇帝和皇后的优点,长大了定是会将京城女眷迷得牢牢的。

  “盛公公夸奖,我们何日启程?”李陵安觉得一切都太突然了。

  母亲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自己突然就接圣命要去救治灾情。

  他显得有些无措,但从小母亲就教育他遇事冷静,不能让旁人猜测出自己的内心,所以接旨的时候还能装模作样与盛公公对上话。

  “回殿下的话,明日就要启程,娘娘的册封大典耽误不得。”

  “好,公公舟车劳累,先去歇着吧。”李陵安实在受不了这官腔,只想早点和母亲回房商论此事。

  目送盛公公一行人退去,李陵安转身跟在齐皇后之后。

  “娘娘,陵安。”回房的路上碰见了苏尚卿。

  “尚卿不必多礼。”齐皇后真是喜爱尚卿这孩子,“明日陵安便要离开毓秀山了,你们兄弟二人定是有许多话想说。本宫就先行一步了。”

  目送齐皇后一行人离去,李陵安对苏尚卿说出了自己的困惑。

  “尚卿你也听见了我明日便要离去。可却并不是与母亲……后一同进京,而是去往平阳一带救治灾情。”

  苏尚卿一愣:“平阳?那岂不是与娘娘刚好是南北相反的方向?”

  “正是。”李陵安叹气,“而且这一去就一年,还有任务的。我现在心情,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需要我助你什么?”

  “不不不,你也太小看我了,再说了,你可是要当状元的。我算了一下,明年我回来的时候,你估摸着正在榜前洋洋得意哩!”李陵安反倒关心起苏尚卿的赶考,“你有何打算,想先进京吗?我可向母后说帮你寻一老师。”

  “我还在想呢,道长也和我说了。”苏尚卿有些犹豫,“其实,我对京城的生活还是有些担心。不知道离开毓秀山的庇护,外面的世界会是什么样。”

  “这你担心什么,京城有我还有我母后啊。”李陵安高声道,“虽然我会晚一点回京城,但是我母后可是皇后呢,她那么喜爱你,给你撑腰,在京城谁见着你不尊称一句‘苏公子’呀……呀!你拧我干嘛!”

  得,苏尚卿又受不了动手了。

  “这话不能乱说”,苏尚卿突然严肃,“娘娘刚册封皇后,身边盯着她犯错的人太多。今时不比以往,隔墙有耳,祸从口出,记住了。”

  李陵安收回嬉皮笑脸,“确实是。但不管怎么说,你无论去哪背后都有我呢。”

  “行啊跟屁虫。”苏尚卿拍拍李陵安的肩膀,“明日出发前定给你答复,进去吧,娘娘还等着呢。”

  房内,齐皇后正坐在椅子上愣神。

  “娘娘,明日出发的东西已收拾妥当,您看还需要添置些什么。”

  玲珑与桂嬷嬷都是齐皇后和亲时带过来的,平时主要的事情还都是交由这两人处理。

  “你们看着收拾就行。”齐皇后手撑桌上扶额,因为李陵安要去平阳的事有些头疼。

  “母后。”李陵安送苏尚卿出庭院之后便来齐皇后的房间。

  “可与尚卿说了进京一事?”母子二人的心仿佛都长在了苏尚卿身上。

  “母后可真关心尚卿。”李陵安贫嘴,“他说明日启程前会给我们答复。”

  齐皇后无奈,开始步入正题:“你的行李月白她们已经收拾好了,你回去看看还缺什么。时间仓促可能准备不了多好。之后母后会让人去平阳给你送去一些必备品。”

  “母后不必担心,孩儿也不小了。更何况我也有武功可以自保呢。”李陵安不想让齐皇后担心。

  “就你的三脚猫功夫,一筒箭都射完了还只中一只山鸡。”

  齐皇后看着李陵安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要记住此次的平阳之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朝中大臣都拿此次灾情没办法,你这十三岁的小孩儿能懂什么。母后进宫之后会想办法派人助你,但在此之前,还是要靠自己,凡事……”

  “凡事不能鲁莽行事,遇事要冷静分析,不可轻易相信他人。是这样对吧母后。”李陵安抢答。

  “你这孩子。”齐皇后敲敲李陵安的头,“说的倒是顺口,希望你能真能做到这几点。此次出行,毓秀观原有的这些侍卫你全带去。这些人你也熟悉。为首的秦旌秦侍卫武功了得,有他在你身边护着母后也放心。”

  “好,我知道了,谢谢母后。孩儿会定期给母后写信讲讲平阳的趣事,母后也别忘了告诉写信告诉我京城还有皇宫里的趣事。不然我怕我回去了会显得有些不合群。”李陵安到底还是小孩脾性,“母后饿了吗?我去看看桂嬷嬷把山鸡和野兔弄好了没。”

  说完,李陵安便迫不及待地跑去厨房了。

  看着李陵安离去的身影,齐皇后叹了口气。

  母后希望你这一年,能如名字一般,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