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二十五章 确定人选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今日早朝似与平时一样,一些官员在上报完之后盛公公便觉着时间差不多了,但是这时站在太子身后的左相却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臣有要事要奏。”

  左相站出时,嵩政帝不明显的皱了下眉:“爱卿有何事?”

  “臣要奏关于平阳城救灾一事。”

  平阳城救灾并不是归左相所管,所以此时他一开口朝堂上的官员开始面面相觑、交头接耳。

  嵩政帝也没想到左相会提这件事,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臣认为陛下委任六皇子前去救灾已经近一月,可是并未听见任何消息。六皇子年幼,处事考虑多少有些不周全。臣认为应当再派一人前去助力。”

  一旁的右相听闻此言也不明所以地看向左相,以他对左相的了解,左相一般对于这种事情是不会亲自在朝堂上启奏的。

  龙椅上的嵩政帝却并未回答左相,而是反问到:“左相怎知朕不知道平阳的消息?”

  “回禀陛下,臣虽不知,但是如若平阳有了好消息不应该早就喜报天下了吗?”左相依旧坚持,“六皇子自幼并未成长在皇宫,多多少少是和宫内皇子比不了的。臣认为,必须派一人协助六皇子完成此次救灾。人命关天,陛下三思。”

  “人命关天,陛下三思!”一些有眼力见的臣子此时都站了出来为左相说话。他们之中,不少有和左相关系好的,自是知道左相此时为何这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非要派人去平阳。

  原是平阳城那道士,早就写了封密报传给左相说明了情况。这平阳城情况特殊,一开始真的没有将六皇子放在眼里,可谁知这帮人这么没用,让人家一孩童打的手忙脚乱。

  并且时间紧急,那批东西还未运过来,若真是被发现了,虽然不会直接波及上面,但是折兵是必然的。

  左相这才没考虑这么多,收到密报的第二天也就是今日早朝,就将自己的所想禀报了陛下。只要派一人过去,派谁,中间参杂什么、做了什么,也就没人知道了。

  “太子你说,你怎么看?”嵩政帝将问题抛给了太子。

  太子今年十六,为楚贵妃所出。要说有多胸怀天下、足智多谋倒也没有。

  太子是三皇子,前两位皇子分由宫内其他妃嫔所出,可是大皇子因体弱多病年幼便故去,二皇子在后来争夺东宫之位时失利,主动请缨镇守边关。

  而四皇子虽与太子同龄,可是生母贤妃在他六岁那年病逝,后继于明德皇后膝下,可明德皇后最后也薨逝。故而宫内许多人称四皇子为克星,谁与他亲谁就得死。

  久而久之宫内再无人敢随意靠近四皇子,甚至提及都要全身战栗。

  “儿臣认为左相说得有理。”太子也没想到父皇会突然问他,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帮着左相。

  嵩政帝对这太子之位的人选谈不上喜爱,毕竟他不傻自然知道这位置是如何坐上去的。此时听见太子这般无脑的赞成左相,嵩政帝内心略有不满。

  “既是如此,左相提议朕会考虑,没别的事退朝吧。”

  下了早朝,太子邀左相去东宫一谈。

  到了东宫,太子脸上藏不住事,嘴上更是马上问到:“左相,可是平阳出了什么事?”太子当然清楚平阳现在对他的意义。

  左相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才开口:“昨日臣收到密保,我们的事现在就像是一团火,久了就要把纸给烧了。”

  “我那六弟小小年纪就有这本事?竟然如此之快就查到了?”太子一脸不可置信。

  左相面色沉闷地摇摇头:“我们谁也没见过他也并不知道他旁边有没有人相助,现在最要紧的是要在事情没有全部暴露之前先将东西全部从平阳撤离。我们的人现在既然已经被盯上那么他们就是废棋子,自是要抓紧派人去接替。”

  “暗中派不行吗?这样明面上执意要派人过去,父皇难道就不会起疑心?”

  “陛下迟早是要派人过去的,更何况暗中又不是没派过,可有一人返回?”

  左相早就派人去暗杀过李陵安了,可那些人不是还没出京城就被悄无声息地反杀,就是出去了再没回来。现在想来,还是大意了。

  “太子殿下若是进宫,定要与贵妃娘娘说,提防着点那皇后。”

  左相现在觉得一切的事情没准就是齐皇后一手策划,后宫之事,他还是相信他女儿的手段。

  但他也低估了齐皇后的能力。

  早朝之后齐皇后也第一时间知道了今日朝堂之上发生的事。

  “这老狐狸不是向来老谋深算,怎么这个时候沉不住气了。”坤宁宫,齐皇后正亲自浇花。身侧只有桂嬷嬷一人陪着,并说着得来的消息。

  “想必是平阳的东西太过重要,才一接到消息立马上朝布局。”桂嬷嬷说到。

  齐皇后放下手中的东西,慢悠悠地朝庭院中的石桌走去。天气逐渐凉爽,在太阳还未毒辣前很是舒服。

  “不过他这一步倒也帮了我们的忙。”齐皇后笑到,“我们也可助他一臂之力不是。”

  “天助娘娘。”

  “那么不如就让本宫也去提一提派人之事?不过这人选,本宫说了算。”

  “娘娘打算派谁过去?”

  “到时候就知道了。”齐皇后抬眼看了看还不太刺眼的太阳,“自是要派一个合适到那老狐狸无话可说的人。”

  ——

  “皇后?”

  御书房,盛公公前来禀报:“是,皇后娘娘说新做了点心,想请皇上过去尝一尝呢。”

  自从上次在御书房争论过后嵩政帝和齐皇后未说冷战,但也确实见的少,更别说一起用膳了。

  嵩政帝当然想多和齐皇后多待在一块儿,但是他怕齐皇后见着他会不高兴,所以一直克制着自己。

  现在说自己心心念念的人请自己过去一起尝点心,恨不得立马就到坤宁宫。

  但是在盛公公面前,嵩政帝压抑着自己显得不那么高兴,可是眉眼间的高兴掩藏不住:“朕知道了,去告诉皇后,朕批阅完这批折子就去。”

  “是。”盛公公也高兴,自从上次之后他就一直为皇上和皇后的感情担心,现在看来担心是多余的,没有什么是时间过不去的坎。

  而还在批阅奏折的嵩政帝觉得这些大臣越来越啰嗦了,怎么什么小事也写份奏折呈了上来。

  他没有注意的是,他开始一目十行,字迹潦草。

  终于将手中的奏折批阅完,嵩政帝来到了坤宁宫。其实他很少来坤宁宫,以前也是。所以对他来说,踏进门的那一刻竟有一丝陌生之感。

  不过这一切在看见齐皇后之后就消失了。

  “臣妾参见皇上。”齐皇后笑着,脸上看不出异样。

  看见齐皇后,嵩政帝虽说还是有些尴尬,但他也笑着,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皇后快起,都说了你不用行礼。”

  “谢皇上。”

  齐皇后带着嵩政帝坐在桌旁,桌上摆着各式各样的点心。

  “皇上快尝尝,看哪个最符合您的口味。”

  “好。”嵩政帝低头看向桌上的点心,拿起了一个最素净并且看不出是什么的品尝。

  虽说这糕点看的时候看不出什么,但是入口之后化为桃香,嵩政帝点头:“朕猜猜,这是用桃花做的?”

  齐皇后掩面一笑:“陛下也不想想这时节哪来的桃花。”

  “哦?是朕想错了,那是怎得来的桃香?”

  “臣妾不过将桃子切块碾成汁放进去罢了。”

  “那这些点心都是你做的?”嵩政帝问到。

  齐皇后点点头予以回应:“陛下觉着不好吃吗?”

  嵩政帝心中荡漾,说话声音不知不觉也更柔软了,这可是他的皇后第一次亲手给他做吃的:“朕怎会不喜欢,朕会将它们全部吃完。”

  说完又拿起其他的品尝。

  “皇上,陵安可有来信?”齐皇后逐渐步入正题。

  吃着点心的嵩政帝并没有停下:“未曾,朕也觉着奇怪。”

  齐皇后一边为嵩政帝倒茶解腻,一边又开口:“后宫不得干政,可是臣妾的心一直悬着,陵安毕竟从小到大都未离臣妾这么远过。”

  “朕明白。”嵩政帝轻拍齐皇后递来茶水的手作为安抚,“今日早朝,左相也在提这件事。”

  嵩政帝提到左相便觉得胃口大减,喝了茶水漱口之后又开口:“左相想朕再派一人过去。”

  “皇上想派谁?”

  嵩政帝摇摇头:“朕还在想,目前还未有合适的人选。”

  齐皇后沉思:“皇上说这件事时,臣妾心中却有一人选。”

  “哦?皇后想到了谁?”嵩政帝好奇地看向齐皇后。

  “钟离。”

  钟离是去年的状元,后经吏部考核上任著作郎一职,年轻有为,在朝堂上也并未结党营私,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皇后这人选的确不错。”嵩政帝心情又愉悦了起来,又拿起一块糕点品尝,“朕这几天就宣他进宫领旨。”

  “臣妾只是随口一提,但能为皇上解忧臣妾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