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章 册封皇后

嵩政三十二年春,明德皇后薨逝。皇帝下令辍朝五日,满朝文武皆素服七日,举国哀悼。

  同年七月,旱魃为虐,多地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左相、右相接连请奏册封皇后,举行祭典,为旱地祈雨。

  —

  毓秀山,不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此地灵秀之气汇聚。

  以往每年夏秋两季皇家都会来此,夏季在山顶毓秀观中避暑,秋季于山脚皇家猎场围猎。

  可自从十三年前齐妃生怀龙嗣来此养胎,皇帝再未来过。毓秀山似乎成了“冷宫”,齐妃被人笑称“弃妃”。

  “娘娘,今年七月倒与往年不同,似乎更热了些。是否要让奴婢多去取些冰块呢?”

  亭中身着翠绿色长裙的丫鬟手拿龚扇,想为身旁躺着纳凉的贵人扇走这燥人的热意。

  “无碍。”这位贵人便是齐妃,“这天啊越是闷热越会降雨,这会儿还算好,就怕待会儿雨下了之后会更热。”

  齐妃看了看亭外消失在林中的小路,转头又道:“陵安快回来了吧,这孩子怕热,倒是可以在他房里多备些冰块,省得他又嚷嚷。”

  “是,奴婢这就去准备。”

  齐妃摆手,瞧见那抹翠绿色逐渐消失在视野里,嘴角的笑意褪去:“桂嬷嬷,您说,这天是变还是不变呢?”

  右侧的嬷嬷听见,微微俯身:“娘娘,十三年来毓秀山可算是冬暖夏凉,奴婢这老身子骨待在这也舒适了不少,可这会儿倒是与往年不大一样,奴婢觉着,这天啊总算是要变了。”

  齐妃听着,黛眉微皱,取过一旁的龚扇起身:“要变就变吧,本宫也乏了。”

  此时已近申时,树上蝉鸣不止,似乎也在抱怨这闷热的天气。可就在齐妃一行人快进屋内的时候,天骤时暗了下来,抬头一看,乌云压低,一点也不见刚刚的晴空万里。

  “娘娘料事如神,这真要下雨了,似乎这雨的劲儿还不小呢!”一旁说话的丫鬟叫月白,是当年来毓秀山途中救的落难女子,当时才七八岁的模样,现在也长成大姑娘了。

  齐妃闻言也抬头看了看这乌云密布的天,并未开口,似乎更为愁闷。

  桂嬷嬷到底也是看着齐妃从小长大的,自然也比旁人更懂齐妃内心的想法,故而开口道:“娘娘乏了,我来伺候娘娘休息便够了,月白你去瞧瞧六殿下回来没有,要是雨下下来还没回,便着人去寻。”

  “是。”月白听言退下。

  “娘娘不必忧心,该来的总会来的。”桂嬷嬷上前为齐妃更衣。

  “但愿不会波及陵安。”齐妃躺下,似乎还想说什么,但还是没再开口便翻身睡下了。

  雨果真来势不小,伴着电闪雷鸣,此时一点也不像白天,似乎已经到了晚上。

  林中奔跑着一位少年,肩上挎着弓,背着空空的箭筒,左手紧紧抓住一只山鸡,玄色的衣服倒也看不出被淋的有多糟糕,只是头发和鞋面的污泥显出了他此时的狼狈。

  旁边的白衣少年衣服上早就布满了飞溅的泥点,脸上带着不满的神情,右手提着一只兔子。

  他的力气好像快要耗尽,气喘吁吁地对玄色少年说:“我说陵安,一早出门我便提出要骑马,但凡你听一次我说的话,咱俩也不会闹得现在这副鬼样子。”

  “是是是,就应该听咱们未来状元苏尚卿苏先生的话,我这不是怕马蹄声惊扰了小动物吗?谁也不曾想整个夏天都没下雨,一下雨就给咱俩碰见了啊。”

  李陵安似乎对着突如其来的暴雨没有丝毫的不满,甚至对这种在大雨下奔跑的处境颇为“享受”。

  “欸尚卿,前面有凉亭,快快快加快速度,咱们进去躲雨去。”

  说完,李陵安拽着已经精疲力竭的苏尚卿就往凉亭飞奔,全然不顾身后的苏尚卿不满的叫嚷。

  “这皇家修建的毓秀山就是不一样,路上还能碰上个落脚的凉亭。”苏尚卿放下手中奄奄一息的兔子,拍了拍身上的水道。

  李陵安安放山鸡手一顿,问道:“尚卿,你说,京城、皇宫,是什么样子的?我最近……总梦见那里,我又没去过,还不知道梦的对不对呢。”李陵安捋捋山鸡被淋湿的毛,像是抚摸心爱之物一般。

  旁边苏尚卿看他这动作,就知道这货早已把它当成盘中美食了,故而没好气的答道:“你要想知道,等我金榜题名之时,随我一同前去便可,这样你才有理由进京不是。”

  “为何众多皇子,只有……”

  “六殿下!苏公子!”那抹翠绿色又出现了,身后还跟着几位侍卫,一辆马车。“殿下,苏公子,可算寻着你们了。”

  “玲珑?你来接我们了?母亲的意思?”李陵安见着来人已经忘记了刚刚在讨论的话题。

  “是的,娘娘吩咐,要是下雨殿下还没回来,便要奴婢们出来寻,把殿下和苏公子接回去。”

  “娘娘料事如神,但是这么大的雨,我们还是一起在这凉亭中避避雨吧。”苏尚卿说。

  “没错。”李陵安接道,“你们来寻我们虽说有伞,但还是淋湿了不少。等雨小了我们再动身回去吧。”

  过了一会儿,雨势减小,林中传来一阵一阵的啼叫,树叶也随风发出声响。似乎都在感谢这场暴雨带来的滋润灌养。

  “雨快停了,咱们出发吧。”李陵安不忘提上他的山鸡,“你的兔子别忘拿了,今晚我们可以吃烤兔了哈哈。”

  “吃吃吃,就想着吃,回去我让桂嬷嬷给你备一碗莲子粥,清热解火,消消你这热情。”苏尚卿撞了一下李陵安的肩膀,先上车了。

  “我的小苏苏,你可千万别说,那玩意儿是人喝的吗……”

  一路上闻着雨后的清香,李陵安觉得很是惬意。但是齐妃却觉得仍是烦闷。

  “陵安还没回来?这雨都快停了。”齐妃睡醒,起身问道。

  “回娘娘的话,刚刚侍卫来说,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殿下体谅,说要等雨停了再动身。”桂嬷嬷为齐妃梳理。

  “尚卿也在?”

  “是的,今儿一早殿下就去找苏公子一同打猎。”

  “陵安从小就喜与尚卿玩耍,怎么就学不会尚卿的半点懂事与稳重呢?”梳理完毕,齐妃又道,“去备两碗莲子粥。”

  “是。”桂嬷嬷应下。

  “娘娘!娘娘!娘娘!”

  桂嬷嬷还未出门,便听见月白的叫嚷。“无理,观中怎可这样喧闹。”桂嬷嬷责备到。

  “奴婢认错,是……是宫里来人了!”月白一脸慌张。

  “什么?没报错?”桂嬷嬷好像并不震惊,语气中只是带点怀疑。

  “千真万确,一群人,为首之人称自己是盛公公。”

  盛公公,现太监总管,服侍的是当今圣上。

  桂嬷嬷转身请示齐妃,却见齐妃不为所动,“娘娘,来的似乎更早了些?”

  齐妃摇头,“过来换一身打扮吧。回去总要收拾一下。”

  毓秀观前,盛公公为首,禁军在后,周身的气息与这毓秀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盛公公似乎也有所发觉,“厉副统领,咱家觉着毓秀观毕竟是皇家道观,利器在这确实有点不合礼数,您看……”

  厉副统领闻言环顾四周,是啊,这儿终究与皇宫不同。

  “禁军听令!下马等候!保持戒备!”

  “是!”训练有素的禁军翻身下马如同一人一般。

  盛公公瞧见,心里的气终于顺畅了。十三年了,不知这位齐妃有何变化,还有那位从未见过面的六皇子,可否能与京城其他几位皇子相比呢?盛公公刚顺下的气,又提上来了。

  要说当年齐妃突然请求前往毓秀观为国祈福,皇上竟然应准。且不说齐妃当年在闯入御书房之后与皇上相谈了何事,就凭齐妃没对任何人说自己怀有龙嗣,也让朝臣议论了许久。

  这齐妃毕竟是友国和亲来的公主,心啊,不在这。

  除了当年道长收养的弃婴,也就是苏尚卿,毓秀观并无无男子,不然怕还会有人质疑六皇子不是龙种。

  有了六皇子,皇上还是没来看过齐妃一次,甚至这十三年都未曾来过毓秀山,只是派了一些侍卫过来护齐妃母子安全。

  就在盛公公还在回忆的时候,齐妃出来了。

  齐妃还是当年在宫中的模样,稍饰粉黛,发饰也以简单为主。倒是这一条白色莲花裙,步步生莲,衬着她越发的贵气。

  齐妃生得好,天下人都知道。精致的五官拼凑在一起秀出国色天香。在宫里极受恩宠但也极少使用复杂繁琐的装饰物。在后宫,她可谓是出淤泥而不染。

  十三年过去,宫里嫔妃想方设法保住容颜留住圣宠。可齐妃,算是真正的留住了岁月,竟一丝也没变,只是气质上更为端庄,也许,是为人母特有的吧。

  “齐妃娘娘怪罪,许久未见,冒犯了。”盛公公猛然惊觉自己的眼神不合礼数。

  “无碍。”齐妃娘娘还是老样子,不爱说话。

  “娘娘,咱家这次过来,是来颁布圣旨的。”盛公公又恢复了他本来的圆滑。

  齐妃一行人下跪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齐妃齐氏,贤良淑德,秉性柔嘉,端庄淑睿,率礼不越,乃六宫之典范,深得朕心,着即册封为孝淑皇后,晓喻六宫,钦此!”

  “臣妾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齐妃接旨,神情依旧,倒是后面跪趴着的奴婢们深怕自己的震惊、激动显露出来,一个个的头更低下了。

  “皇后娘娘快起,咱家在这里先给娘娘贺喜了。”盛公公一脸谄笑,“怎得没见六殿下,圣上还有一道口谕要授予殿下呢。”

  “口谕?”齐皇后的语气终于有所变化,提到李陵安,她总会心生戒备。

  “是,殿下这次,怕不能与娘娘一道回京了。”

  “为何?”

  “圣上说,要当面对殿下宣旨。”

  “他被大雨困住,应该快回了。”齐皇后知道问不出什么,转身便走,“公公先歇着吧,陵安回来,本宫自会领他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