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五十七章 荀攸公达

由于何进的刚愎自用,事情最终还是定了下来,共召四路人马入雒阳。

  一者,着前将军、并州牧董卓,由河东入关中,屯上林苑,伺机入雒阳。董卓虽官拜并州牧,但是却一直在河东驻兵。

  二者,着府掾王匡、骑都尉鲍信,回泰山郡乡里募兵。这两人本就都是泰山人,因此甚是方便。

  三者,召东郡太守桥瑁兵屯成皋。这桥瑁本为兖州刺史,许烈被召入京后,便迁为新任东郡太守,此人虽胸无大志,不过颇有忠义,且能萧规曹随,对于许烈昔日在东郡所定之策尽皆不改,“无为”而治。

  四者,令武猛都尉、并州刺史丁原将数千人兵寇河内,烧孟津,以示何太后。

  安排既毕,号令即行,四方传令尽出,以施其策。

  雒阳,蔡邕府上,许烈与蔡琰两人同至。

  “何至于此?”

  “事已至此!”

  “容我三思!”

  “刻不容缓!”

  以上为蔡邕与许烈的对话,许烈明白,董卓入京已经是势在必行了,而一旦董卓入京,那雒阳就再也不可能安宁了,因此,许烈想到历史上蔡邕依附董卓的结局,一阵唏嘘,同蔡琰商量之后,还是决定一同过来劝说一番,蔡琰负责蔡夫人,许烈则负责说服蔡邕。

  但是,许烈也不可能直接给蔡邕说得清清楚楚,只是再次强调很多人都清楚的“董卓凶戾,入必为祸”等言语,希望蔡邕能暂时辞官,由自己派人护送出京,暂时去谯县居住一番。

  “昭义,此事你有些小题大做了吧,那董卓虽颇有恶名,想必皇城之中,天子脚下,其焉能若何?”蔡邕最终还是觉得没有必要。

  许烈明白,蔡邕是一个有远见的人,但是也正是因为他有远见,所以更固执,他过于自信,对于许烈之言还是颇有些不以为然。

  “可是……”许烈话还未说完,蔡邕便抬手制止了他。

  蔡邕笑着说道:“昭义,不必多言,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也希望你能理解我。”随即又转为正色:“董卓之名,我素有耳闻,此人虽名有不佳,然仍不失为一名干臣,纵然进京,也有大将军在侧,其何以放肆?况如今,新帝继位,朝堂未宁,身为臣子,焉能于此时弃君上而去?莫不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

  话说到这个份上,蔡邕已经是明摆着不愿离开了,这其中或许有他觉得事情没有许烈说的那么严重的意思,或许,也有着,他即使作为一名儒士的气节与忠义。

  蔡邕这种人,有时候你会觉得他拥有一些特别好的特质,但是有时候,这些特质又很可能会成为阻碍某些东西的阻碍。

Chapitre verrouillé

Soutenez vos auteurs et traducteurs préférés dans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