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海对老李头说:“如果你有事,请你先把这两只鸡,拿回去,然后再来谈事情;如果你没有什么事,那正好我要出门,我们一起走,你把你的两只鸡拿走!”
“这------”老李头站在原地,拎着装了鸡的袋子,不知说什么好。
“走吧!我正好要去西村,我们一起走,你先把鸡送回家,你跟我走访几户租住西村的村民!”王大海说完,就拉着老李头,一起出门了。
“这-----我是真心送给你,补补身子的,你看你,都又黑又瘦了,我咋是送礼呢?”老李头被王大海拽出门,边好委屈的说。
天黑了,初夏乡村的夜晚,满天星星,虫声、蛙声一片,好不热闹。王大海打着手电筒,老李头紧跟其后,两人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西村老李头租住的房子,原来是老李头租住的房子的确不太宽敞,一家两代人租住了两间房,做饭就在院子里。
“大海兄弟,我------”老李头把鸡交给老婆,低着头说:“平时大家都说我大广播,其实我-----”老李头欲言又止,王大海没有说话,从院子、前门,到外间、里间,看了一下。
“老李,你说呀?我正是来西村了解情况的,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王大海鼓励老李头说。
“他呀,还大广播呢,遇到正事,就哑巴了。”老李头的老婆有点生气,劈头就数落老李头。
“不打紧,今天老李有些反常,嫂子,你别埋汰他了。”王大海打圆场,生怕还没有说什么事,老两口子就怼上了。
“我------”老李头正想说什么,又看看自己老婆。
“德行!王组长都来了,你就说呗,还石磙压不出屁来!”老李头老婆急了,什么呛人的话都说出来了。
“好---好-----”王大海给老李头拿了一支烟,边给他点火,边说:“老李呀,你说说看,是不是很棘手,如果难办,你不说不是更难办了。”
“是这样的-----”老李头的老婆正要说,被老李头摆手制止了,他吸了一口烟,说道:“大海兄弟,马上就夏天了,我家两代人挤在这两间小房子里,实在不方面啊!”
“哦-------”王大海点点头,说:“这是个棘手的事,我这两天已经听到好几位村民反映了,今晚抽时间,就是来了解相关情况的。”王大海说着从口袋里掏出纸和笔来,并认真的把老李头家里现实情况,记录下来。
“我儿子、儿媳妇,愿意到镇上租房子,可这政策,我们也不知道怎么说?”老李头总是吞吞吐吐的,他老婆也不再旁边,坐在角落的,暗暗抹眼泪。
“老李啊,这不是小事,今天晚上,还有大柱组长与喜子一道,也在走访北村的村民,你陪我到其他住户去看看,你的事情已经记录了,等统计结束后,一道研究一下,形成意见,给镇里打报告!”
王大海与老李头老婆打了个招呼,就转身带着老李头,在西村走访。
天还没有亮,王大海就已经到了村部了,张大柱也正好与喜子一道来到村部,大家都也没有寒暄,就坐在办公桌前,整理昨晚走访的记录资料。
“我觉得尽快开个村民代表会议,这是夏季来临之前,一定要解决的大事。”王大海把整理好的村民情况反映,递给喜子,继续说道:“昨天张电工来了吧,你告诉张电工,抓紧时间把村部的大喇叭安装好,有些事情还得广播广播,村民们不能不知道他们反映上来的问题,怎么处理的,处理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还要发挥老李头这个‘大广播’传播,走到群众去。”张大柱也跟着说。
这时候,老李头正好来了,喜子说:“说曹操,曹操到了。”
老李头摸摸头,不知道大家在说他什么。
“以后村部放一个固定的大喇叭,还有一个是你这个移动的‘大喇叭’。”王大海的话很幽默,但他的语气沉稳,因为做好与村民联系、对接桥梁,是取得信任的第一步,800多号人,200多户,还有部分住在山西边、镇上等,不在大喇叭声音内的村民,我们需要一个通气的工具。
“我来当大喇叭吗?-------可以啊!”老李头有点兴奋,有点高兴,一点没有像昨天晚上那样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样子。
“来啦!”王大海跟老李头打个招呼,老李头点点头说:“大海兄弟,昨天张电工已经把大喇叭安装好了,说电线不够长,今天上午就来把线接上,就可以广播了。”
“那敢情好啊,上午等一会儿,我们用大喇叭广播一下,通知村民代表上午来开会。看来这个通知非老李广播不可了。”张大柱笑着说,因为以前南村有个广播,湖边住了大部分村民,还有山前三个山坡住了一共二十来户,不像北村,村民们都集中住在湖边,所以南村以前有个小广播,就是老李头无偿喊广播——老李头便有了“大广播”的外号。
也许大家习惯了,听到广播通知村民代表开会,不一会儿,另外十个村民代表都来到村部。
北村的村民代表打趣说:“我也可以听广播,接收信息。”
“那以前,我们也从老李头的大广播中,听到防虫、给庄稼打药呀,什么的,跟现在的区别,就是统一了。”张大柱说完,和村民代表都哈哈大笑。
王大海笑着说:“我们过去是两个村,现在是一家人了!”
“好----好-----”张大柱带头鼓掌,大家都热烈鼓掌,有个北村代表说:“听老人说,南村王、北村张,一直都友好相传,没有想到本来村里人口膨胀,会再分割成小自然村,现在倒好,湖边的南北二村合并了,要住楼房了,这是改革开放好啊,我们这个老山沟,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开发。”
“不说了,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好,我们要积极跟进。今天请大家来,刚才老李已经在大喇叭说了一些,现在我在补充一下。”王大海把大家思绪拉回到开会主题上,对大家说:“我和大柱组长,粗略的统计了一下,目前两村有31户租住的房屋太小,特别是有9户村民是两代人,住在1-2间的房子里,还有6户是三代人住在不足30个平方的房子里,有2小间,也有是一大间隔成2-3间的-----总之大家住的非常不方面,夏天就要来了,现在气温都是18、9度了,老两口子与小两口子怎么挤在20、30平方的房子里呢?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开发商正在运输建材,就是马上动工,进楼房住,也是下半年的事了,今天大家就讨论这件事,怎么办?”王大海把今天的会,跟大家比较详细说了一通,他叫喜子把统计表大家传看一下。
“我觉得跟开发商谈谈,还是建些活动房,提供给有困难的村民。”
“按照相关规定,有的两代人、三代人,可以撤户了,这样村里按户给他们补贴,让他们想到哪租住房屋,就到哪里租住房屋。”
“也许,天气热了,鼓励年轻人出去打工。”
大家七嘴八舌,也有不少相互反对的声音。
“夏天里,活动房不能住人,那太闷了。”
“撤户还要通过公安派出所,也影响了家庭关系。”
大家议论来议论去,问题的焦点越来越清晰,就是什么时候开发商建村民楼?什么时候能搬进村民楼?
王大海看看时间也差不多,吩咐喜子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一下,综合了几大点,按照举手表决的方式,开始表决。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加强与开发商联系、沟通,协商一下,尽快落实村民楼动工,会上也举手表决同意了建活动房方案,拟草报告给镇里,请镇里根据实际情况,特别是夏天来临,炎热、蚊虫、雨季等,适当建一些好一点的活动房,张大柱建议,活动房质量类似于开发商的项目部。
王大海和大家一样,尽管自己的房子可以住,但如果开发商要拆迁,也是没有地方住了。他最后总结说:“这是我们两个村面临的第一个棘手问题,当然以前也有很多棘手问题,那都是感谢县里、镇上领导,给我分担了,现在不同了,因为领导们已经帮助我们引来了投资开发商,我们需要自己处理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了。我这几天一直在思考,如果我们把可以用到的房子,暂时利用起来,然后在西山边开垦,种些庄稼,也能减少一些费用,现在是不是可以共同劳作,等搬进了村民楼,我们再重新分配一下没有开发的田地。”
“这个想法好,我粗略的算了一下,大概有30亩水田,50亩左右的山地,开发商不会用的,我们按照王组长的意见,完全可以用起来,我们在湖边、西村,甚至包括西山那边的村民有500多人,如果大家齐心协力,种菜,种玉米等,可以解决一部分家用。”张大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