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一百一十八章 没有问题,那就创造问题

张梦鲸走了个门路,从马帮那儿买了一口同济城出品的铁锅。

  能炖整羊的巨大铁锅,敲击余音绕梁,一口气连烧了三天的水,没有丝毫问题。

  张梦鲸这才明白:原来李九州也在养寇自重!

  而且养的这个寇还非常大!

  他在养一整个蒙古王帐,作为自己日后的筹码!

  试问,林丹汗军威崛起之后,谁人能抵挡蒙古铁骑的锋芒?

  是穷困的西北边镇?

  还是破烂的中部三镇?

  亦或者是雄武的东部山海关?

  同济城似乎给朝廷了一个答案:同济城可以,而且,大概只有同济城可以。

  张梦鲸分析地很对,李九州就是这么干的!

  作为一个领袖,李九州是没有人性的,在家国大事上,在同济城、共济会的生存发展上,李九州必须要保持绝对的理性:

  一切只为利益。

  战争是政治的延伸,扯皮不能的情况下,只有打仗这一条路可以走。

  李九州想要身居高位,可以有个最暴力的办法:

  直接把同济城打造成一个大明的“屏障”。

  崇祯朝的朝廷不好混的,李九州是知道的。

  这帮当官儿的说是人精可一点儿没错,如果不带点儿背景,走正规路线,李九州是在寻死!

  崇祯皇帝可能见多了日日钻营的官员,也见多了养寇自重的武将,明朝末期,武将表面上不是门阀。

  实际上,他们就是隐形的门阀,若不是大明九边都是吃不上饭的穷地方,这帮军官肯定是不听话的。

  虽然李九州并不懂什么官场、也不懂什么政治;

  可养寇自重这个好用的手段,李九州也会做!

  一个总兵算得了什么?横竖就是千里边界,李九州想做的,是养整个北部的寇,以而达到自己长城之王的目的。

  与北边的鞑靼人贸易,同济城获得了前进发展的机会,大明朝廷也得好好盘算一下同济城的分量。

  单从同济城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两面都利好的事情:

  壮大与名份同时都能有。

  但是对于大明和鞑靼,就很尴尬,尤其对于林丹汗来说,是饮鸩止渴!

  大明朝廷现在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同济城的可怖,但是林丹汗看到了:

  同济城每日都在增大,同济城的钢铁产量每月都在增多,同济城的兵将也每日都在增多。

  铎勒给林丹汗汇报过这样一个情况:

  从十月以来,同济城从每百人一个百户的军官编制,扩增到每百人五个百户的编制。

  在生产力有保证的前提下,战争中最要紧的物资,其实就是军官这个位置本身!

Chapitre verrouillé

Soutenez vos auteurs et traducteurs préférés dans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