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六章围魏救赵(二)

“我有一计,或许可以解此燃眉之急。”孙梓锐说道。

  孙梓锐一说话,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他继续说道:“现在贸然前往,即便途中没有遇到赵云的队伍,以我们三千不到的兵力,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却‘围魏救赵’。”

  “何为‘围魏救赵’?”贺武问道。

  “我只是打个比方,所谓‘围魏救赵’,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攻打其他地方,迫使诸葛亮进行回援,而我们也能达到解救岳万夫长的目的。”

  “你的意思是,我们不管岳万夫长那边的情形,继续按照原定计划,攻打刘煜国的主营地?”

  “正是如此。”

  张良转动一下头顶的笠帽,“老朽赞成孙将军的计谋。”

  围魏救赵乃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一计,能排在第一,自有独到之处,孙梓锐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就只有这个了。

  贺武等人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时间不等人,那名传信的士兵能跑到这里来,也不知道耗费了多长时间,若是再耽搁下去,恐会再生变故。

  众人一拍即合,立即出发。

  经过两天的翻山越岭,他们在张良的指引下,来到了一处山谷的外围。

  这里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封闭,开口朝东南,周围都是茂密的植被。

  除了孙梓锐之外,贺武等千夫长一来到此处,立刻觉得有些熟悉。

  连一直跟在身后的张虎也有这样的感觉,他揉了揉自己双眼,在确定没有看错之后,向前快走几步,来到孙梓锐的旁边,“大人,这里就是我上次前来报信的地方,也就是贺千夫长他们之前的驻扎之地。”

  他们这些人马是从另外一个方向过来的,所以一开始并没有认出来,直到看到这里熟悉的地形,才敢确认。

  孙梓锐疑惑地看向张良。

  张良下了马,走过来,小声说道:“这里方圆百里之内,也就这里适合作为军队的驻扎之所,因此老朽断定,刘煜国的主营定然会设立在此处。”

  孙梓锐故意板起个脸,“张先生,也就是说,你之前说知道刘煜国的主营设立地点,仅仅只是猜测,并无真凭实据。”

  看到孙梓锐生气了,张良心生惶恐,立刻拱手道歉:“老朽唯恐众位将军不信,才以笃定之言行此胡诌之语,老朽自知有罪,但是老朽可以用人头担保,刘煜国的主营定是设在此处山谷中。”

  孙梓锐翻身下马,握住张良的双手,“张先生的良苦用心,梓锐怎会不知?刚才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孙梓锐知道,只有极为聪慧、坚信自己判断的大智之人,才敢行此大胆之事,之前他不也是同样如此吗?所以孙梓锐是断然不会因此就怪罪张良的。

  孙梓锐大方之举,张良感激涕零,暗暗下定决心,定会好好辅佐,绝不让孙梓锐失望。

  这边的情况,其他人看在眼里,却不知他们在说什么,而孙梓锐也决定隐瞒到底,毕竟他们已经来到此处,刘煜国的主营到底有没有设在这里,一看便知。

  孙梓锐与张良重新上马,与大队伍一起向谷内前进。

  再向前走了许久,临近谷内时,他们看到四周插满了刘煜国的旗帜。

  到此,他们也完全可以确定,此地正是刘煜国的主营设立之处。

  在之前,贺武他们离开后不久,刘邦就率人来到此处山谷,空旷的平地加上隐秘的地形立即就吸引了他,认为此处是设立大本营的绝佳之所,而且贺武等人走后留下的痕迹,也让刘邦自作聪明的认为,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话说回来,孙梓锐这边。

  张良忽然朝孙梓锐说道:“孙将军,我们不该继续深入,而是应当在谷口处隐藏起来。”

  孙梓锐仔细一想,立刻明白了张良的意思,他点了点头,独自驱马向前,走到最前方,朝其他千夫长说道:“各位,且先留步,听我一言。”

  孙梓锐开口之后,所有人都停了下来,望着他。

  孙梓锐继续说道:“我们此行并非是真的要攻打这里,而是为了引诸葛亮的人马前来救援,所以我认为,我们应当先行躲起来,再派一支队伍到四周擂鼓呐喊,做出一副大队人马进攻的样子,谷内雾气重,他们定然不敢出来探查,会误以为我们人数众多,立刻派出人马向诸葛亮求救的。”

  张良微笑地看着孙梓锐,他刚才就是这个意思,没想到孙梓锐一点就透。

  众人皆是同意孙梓锐的计策,立即按照他的说法,派出几队人马,分散在谷口各处,擂鼓呐喊,然后躲在一边观察。

  没等多久,谷内果然有几个人骑着马冲了出来,想要突破重围。

  孙梓锐假意派人追击,然后故意放走了几路,只拦住了其中一人。

  这个人也是个软骨头,孙梓锐一阵武力威胁,他就立即松了口。

  从其口中得知,他们正如孙梓锐所希望的那样,是想去跟诸葛亮报信的。

  把人暂且扣押,孙梓锐看着其他远去的送信之人,露出了一个得逞的笑容。

  ——————————————————————

  诸葛亮这边。

  他跟刚刚赶来的赵云在营帐内谈话。

  “赵将军,没想到刘邦刘统领竟然舍得让你亲自前来。长孙国的岳将军已被我逼入绝境,有你前来相助,不出十日,定能将其拿下。”诸葛亮脸上充满笑容,轻摇羽扇,“你那边情况如何?”

  赵云也是刚到不久,他脱去白色头盔坐在诸葛亮旁边,“此番遇到个厉害角色,他不仅识破了军师你的计谋,还带领士兵杀出了我方的包围圈,不知逃往何处去了。”

  “如此看来,此人倒是有勇有谋。”

  “嗯,当时他未曾收到这边人马的求救信息,就已放弃嘉门关率兵出城,时间上比军师你预估的还要早上几日,我担心会有变故,才恳请刘统领让我前来。”

  “赵将军辛苦了,此等人物我倒是极感兴趣,你可知其来历?”

  “路上我与他交过手,算是打得不相上下,我曾问其姓名,答曰,孙梓锐。”

  “原来是他。”诸葛亮不停扇动的羽扇在听见孙梓锐的名字之后,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摆动,“我与他也有过一面之缘,其相貌堂堂、有胆有识,确实是个不容小觑的人物。”

  诸葛亮回想起当日相见时的情景,孙梓锐能在面对他们五万兵马时,仍不慌不忙,立于城墙之上,大开城门,且主动相邀,其胆识的确是令人印象深刻。

  “倒是个不错的年轻人。”对于孙梓锐,诸葛亮是抱着极为欣赏的态度。

  突然,诸葛亮好像想到了什么,将手中的羽扇用力置于桌面,“赵将军,你刚才说孙梓锐被你追杀,然后不知逃往了何处?”

  诸葛亮这紧张的神情令赵云心跳漏了半拍,他急忙道:“没错,当时他们被我方士兵杀得仅剩不到三千人马,落荒而逃,若不是最后他们逃进了深山中,纵火阻断我方前进之路,我定能追上。”

  诸葛亮脸色难看道:“糟了,刘统领那边恐会有失啊。”

  “军师是否多虑了?当时他们呈溃军之势,应当已是难成气候。”

  “稳妥起见,还是立刻班师回去为好。”诸葛亮也有些不确定,但是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止不住。

  “即便真的有这个可能,何须军师前往,我率领人马前去便是。”赵云将头盔重新戴好,起身准备离去。

  “赵将军,且慢。”诸葛亮同样站了起来,“我们还是一同前往吧,岳齐浑这边没了你的助力,战机已失,短时间内无法轻易攻下,我方已是孤军深入,若是断了粮草,再想撤退终究是落了下乘。”

  “眼前绝好的时机,就这么白白浪费了不成?”赵云心有不甘。

  “唉——良机稍纵即逝,现在犹豫不决,之后可能更加万劫不复。想必此计也是孙梓锐想出来的,他既已施了计策,恐怕早已预料到我方的处境,我们是非退不可。”诸葛亮长叹一口气,撤退也实在是无奈之举。

  赵云神情骤然严肃起来,小声说道:“刘邦此人寡情薄意,上次国主急诏命我们回去,也是察觉到刘邦私底下有些小动作,他蠢蠢欲动野心不小,国主才刻意削弱其兵权,将兵符交予军师手中。为此,刘邦也是多有刁难。他如此小人行径,不如就任其自生自灭,不救也罢。”

  刘邦的为人,诸葛亮也是清楚的,赵云说的虽然有些绝情,但是也是言之有理。为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刘邦,放弃眼前的大好机会,确实有些不划算。

  只不过,诸葛亮一向心软,况且他还有着其他的担忧。

  “不妥,孙梓锐虽然才三千人,但他若是破釜沉舟,继续向前,转而攻打我刘煜国的城池,我们岂不是成了罪人?这个孙梓锐,绝不可以常人度之,不容小觑啊。”

  诸葛亮言尽于此,赵云也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只能点头同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