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六十九章、扶摇寻昆仑

廊姑城山外,白雪皑皑。一条偌大官道,分岔化作两条小径。敢情官府修路到这儿便算是尽头。

  一位白衣书生与持剑少年并肩同行,走至官道末尾。白衣书生躬身作揖,“柳兄此去洗剑池,白某恐是无法前来助威。”

  柳晨生轻笑,“无妨,我也不过是去了断一些细微恩怨,并无大碍。”

  少年郎打趣道,“若在下受了不公道待遇,白兄带人杀来便是,将偌大一个洗剑池捉了,想来李遇芝也无二话说。”

  白君笑听到此处,又靠近柳晨生几分,神秘说道,“我这块破烂令牌是假的。适才唬弄那几个没见过世面的憨子。”

  柳晨生咋舌,敢情这位书生天大荒唐事都做的出,着实是书生胆大能包天。

  持剑少年郎又问道,“听说廊姑城主当真被拘捕押送京州了,白兄此举可谓是歪打正着,以后故技重施,可是要使人信服许多。”

  白君笑将折扇铺开,轻轻摇晃,“天底下哪儿有这么凑巧的事,不瞒柳兄说,那块的祥云捕快与我有些交情,我不过是与他们做一桩生意罢了。”

  柳晨生没有再深问,有些事情,摊开了便就无趣。两人很是默契的没在这话题上谈论。

  两条小径,一西,一北。一条前去越州怀忧城,一条通往绥州天北郡。可谓是:相距甚远。

  两人相背而驰,聚时少,散时多。偌大一个随安九州,再凭缘分相见,难于上青天。

  走在北小径的白君笑与西小径的柳晨生扭身,相视一笑,“就此别过。”

  书生突然说道,“柳兄若真在洗剑池受欺负,白某必然拼着命也要讨个说法。”

  柳晨生回道,“若是白兄杀人杀腻了,柳某必然出鞘四尺长剑,斩尽天下恶官。”

  白君笑掐指变幻,“柳兄此去路途不太平。”

  敢情这位书生也懂些占卜吉凶的卦术。不愧是当今右丞相顾太白的弟子,不愧是枯槁谷传人。

  这条向西的小径如巨蟒匍匐,蜿蜒且曲折,若不是一条捷径,想来早已荒废。走至尽头,便接连绥州,洗剑池大开的消息,直指天北郡。

  自从李遇芝夺魁来,洗剑池开敞不下三次。均未出现过何种足以惊艳时光的大才。并非说夺魁者是泛泛之辈,只是相较先前的李遇芝,杜工部之流,着实有些间距。

  大风流,大意气,大剑术,方才称得上大才。三十载来,洗剑池大开的比试,着实令人甚感无味。连剑池中的名剑,都许久未易主。

  夺魁者连神兵都未认主?何以敢当十载中的剑道先驱?李遇芝夺魁,可是拿走一把响当当的蜉蝣。

  此次洗剑池大开,可谓是先赚足世人眼光。才女沈雪晴做东道主,迎接各处剑道少年比试。

  说不得无净山庄龙凤兄妹亦会插上一脚,使得比斗更甚难料。

  柳晨生轻笑,“此路不太平,又有何路太平。”此去洗剑池,若是连一把破剑都捞不出,可算是丢脸到家了。

  昔日杜老头出池,可谓是下足豪言。自个儿总得力压深雪晴一头吧。

  …………

  绥州。天北郡。洗剑池。

  正房内,许大一个圆润的大院。布局极其雅致,一株江南垂柳,枝条径直坠入小池内。说来亦怪,深冬天,哪儿来的葱葱郁郁,一片春意。

  池面浮有三三两两的睡莲,池中是千尾锦鲤。大院一旁设有一方供歇息的石桌。上面有位中年人,正在埋头翻阅一篇道家金典。

  他很是儒雅,若非一旁那柄神兵,当真会误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似乎看到字意甚是深奥的句子,不由蹙眉,静心思虑。

  久思而未得其果,中年人折下一片柳叶,夹于书缝中,而后轻轻合上。

  长身而起,走至那方千尾锦鲤池畔,他手中不知晓何时多出一盒鱼食,轻轻撵起一撮洒下。

  望锦鲤沉浮由衷发笑,他向来如此,遇不决事时,便来投食。任谁亦无法猜想,那位杀人诛心的洗剑池当代池主,有如此闲情雅致。

  正房后背,便是令无数剑客神往的洗剑池。洗剑池,当真是一方宽阔的池水,以无数名剑浸泡而闻名。

  各朝各代,各门各派的剑,这儿皆能寻出一二。江湖中有句话称:洗剑池没的剑,天底下早不出第二柄。

  池中的剑歪歪斜斜的没入水中,有的已横躺下去,难以望见剑身。唯有那么数柄伫立刚直,丝毫不倾斜。

  哪些多半是洗剑池新铸的神兵,若是入池中望,尚能见一排密密麻麻的剑痕,大小不一。

  有道小极的,似乎是点上一般。留下剑痕的名曰蜉蝣,是当代剑道十首的佩剑,不远处有一柄其貌不扬的长剑没入。剑身上有刻字,只是已被池水洗去一二。

  中年人望那方剑池,而后再望眼前这方生机池。正可谓:一生一死。

  他轻叹,“数月后的剑池大开,想必是要舍去一二柄剑。没奈何,宝剑赠英雄。若是可以,我恨不得有诸多剑道奇才将池中剑取尽。”

  “不然放于这儿蒙尘,着实是委屈了。”中年人自嘲一笑。

  身后一位冰冷女子缓缓行来,持三尺五寸长剑,她缓步走来,轻唤一声,“父亲。”便是连叫唤这个饱含世间情感的称谓时,语气都是这般冰冷。

  若是有明眼人望见,自然知这柄长剑名曰“扶摇”。兵戈榜前十甲的煊赫身份。

  本应没入洗剑池的扶摇,被中年人擅自主张交于这位女子。最初可是饱受诟病,奈何此女而后展现的风采,着实令人阴阳怪气不起来。

  中年人轻声应到,而后转身一笑,“女儿,为父想要你出剑池接一剑。”

  年轻女子只是默默听着,时而点头。

  中年人怕嘱咐不周,又添上一句。“若是持剑的人有几分本事,便算了,若是没有,便接回来。”

  女子出正房,手中长剑飞出鞘,女子径直踏上那柄扶摇,一路西行。

  中年人望着守三绝的女儿,苦笑道,“持四尺长剑的年轻儿郎可要小心喽。”

  世间有三尺五寸长剑曰扶摇

  四尺长剑曰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