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五百一十五章 战前

打仗,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打越久,消耗越严重。所以对于战争,皇帝和文臣,还有百姓立场是一样的,没有人希望打仗。将领刚好相反,越是乱世,将领就越高兴。有仗打,才显得他们得重要。

  不过这仗呢,也又有区别得。打胜仗最好吗?其实应该是排第二,排第三的是打败仗,这点将领得立场倒是和所有人一样。排除那种居心叵测得,打败仗没人喜欢。

  那么,将领们最喜欢哪种战争呢?持久战。好在哪里呢?一旦开打,一定有人胜,有人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会常胜不衰。最好是持久战,大家耗着。

  这样好处很多,首先,不用担心打败战。其次,耗得越久,越能显示他们得重要。最后,这打仗呢,总有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的机会,打持久战,后方耗损严重,一些不良将领,却可以趁机捞得盆满钵满。

  当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是所有将领都这么想得,尤其是太平盛世时,你要这么耗下去,当心被御史、言官弹劾,就被换掉了,然后等你的就是牢狱之灾。

  可是,很多时候,仓促出击不是好选择,持久战才是对得。像当年哥舒翰,守潼关,继续耗下去,才是最好的选择,结果被逼的出战,一败,大唐几乎就要改朝换代了。

  而怎么判断,何时该战,何时该守呢?有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对于何时该进兵,何时该守,历朝得作法都是派遣监军,派太监监军。不过,其弊端大家都知道。能成事得没几个,败事的比较多。

  这点李忱是知道得,并且他也没有什么太监可派。现在宫里还有些太监,不过都是闲职了,李忱也不会在扩充。虽然不是所有太监都是坏得,可是实在太监不够人道。

  李忱的作法就是组建参谋部,把大唐军队中,本有得参谋作用提高。用参谋给将领意见,并且取代监军监督。在战情讨论会议上,会把所有意见写成书面报告,最终论功行赏,或者论过惩罚。

  不过,这个会议有个大前题,为了避免令出多门,不管怎么讨论,最终都是让统帅决定,统帅决定了,全军就必须执行。不管你再反对,都必须作。不然,统帅威严何在。

  对于李忱得作法,石雄是很赞成得,这样虽然给统帅很大的压力,不过,当统帅本来就该有所决断、魄力。现在免了太监监军,增强参谋和战前讨论,能让各军更明白主将得意图,并且集思广益。

  会议中,很多将领都主守,不能说他们心态上是希望打越久越好。守也是一个很好得方法,不过石雄有石雄得考虑。

Chapitre verrouillé

Soutenez vos auteurs et traducteurs préférés dans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