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师父里听过这个事情后,玉真就没有一听是善人就以为是好人。
有些人做的善事并不一定是真的想要做,而是沽名钓誉,或者是养猪。
谁能想到曾经给予无私帮助的人一直想着养猪,心心念念想着把猪养肥再宰。
人生在世不称意居多,那么谁都有可能受到别人的帮助,但不意味着恩情需要人命还。
这种以为救助了别人就可以把别人当成傀儡可以任意支配的大善人,可真的是太可怕了点。
事实上救人属于自愿,被救者应该记住别人给予的恩情,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给予回报,这是正常。
但大善人这种操作就不是行善,而是给别人打上标签,自认为自己是别人的恩人,就有机会操控别人。
扪心自问了一番的玉真,最后觉得受了别人的恩惠,也绝对不会愿意成为别人的祭品,就是救命之恩也不行。
她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就不轻易下对一个人下什么结论,除非是那个人死了,才可以确定这人到底是怎么样的人
今天听到凌霄的话后她一时间有些感慨,好和坏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界定,比如说有人看中一个法宝,千方百计想要拿到。
那么这个人就找帮手把法宝从原主人的手里抢过来,而帮着抢夺法宝的人在他就是好人,在另一方当事人看是坏蛋。
这就是彼此的立场不同,导致的当事人双方对同一个人有着不同的看法,被抢走法宝的人要恨死助纣为虐的人。
由此可见好和坏在不同人眼里是完全不一样的标准,知道这件事玉真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要轻易欠人情。
要是欠了之后要在最短时间里还掉,不然要是遇到大善人那种施恩者,有可能要求受益者全家一起报恩。
要是换成玉真的话,绝对宁可当年死掉,也不会接受大善人施舍的所谓恩情,这恩情欠的利息太重。
那种吸血的高利贷都堪比这种恩情,让一般人知道情况后也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么做的大善人。
想到这里的玉真暗中叹了一口气,因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有些怆然,沧海桑田的感觉。
听师父讲述这件事的她那时候还是一个青葱少年,是师父最小最需要关注的弟子。
因为有师父的喜爱,纵然她不知道亲生父母是何人,但一直是活得很不错。
只是后来还不等她成为金丹期的修士,师父就身体不行了。
最后师父给她留在三个锦囊后就驾鹤西归。
有两个锦囊让她逃离别人的猎杀,还认识了新人。
她并不是什么菜鸟,但之前一直跟着师父,各方面很嫩。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