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百六十八章 七味消渴胶囊(5)

“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显著上调。

  当然,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和黄芪甲苷的干预显著下调了大鼠NLRP3、ASC、Caspase-1蛋白的表达水平。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与对照组比较。

  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腹主动脉NLRP3、ASC、Caspase-1蛋白表达的影响。”

  钟医看了看众人,然后继续说道。

  “当然,我们众所周知,格列喹酮是临床常用降糖药,盐酸贝那普利对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和机体炎性反应有显著疗效,因此实验选择二者联合作为阳性药。

  血脂是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积累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键步骤。

  在这一次由彭林发起的研究中,黄芪甲苷可明显改善大鼠动脉损伤,调节异常升高或降低的血脂水平,发挥与盐酸贝那普利类似的功效,提示黄芪甲苷可通过减少脂质积聚,缓解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共同的已知特征。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炎症小体活性增加,NLRP3水平升高,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18等水平升高。

  通过这次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结论。

  黄芪甲苷可明显降低IL-6、CRP、TNF-α的水平,升高IL-10的水平。

  IL-6和IL-10可作为较好的抗炎生物标志物,用于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CRP是一种急性炎症蛋白,在感染或炎症部位会增加至1000倍、,可作为炎症的衡量指标。

  TNF-α作为最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之一,可以促进炎症部位的氧化应激,在炎症、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对免疫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Pedersen的实验证实,在糖尿病结合高脂饮食大鼠模型中,IL-6、CRP、TNF-α水平升高,IL-10水平降低,与本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黄芪甲苷可通过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调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早期大鼠血脂及炎症因子水平。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