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梦幻的天空

心甘情愿的深入自己喜欢的生活中,将自己的所有感受、所能能想到的都原模原样的写成文字,朴素自然,没有任何的虚饰和伪装。这也许就是生活的小哲学,不必惊慌,不必忧虑,按照自己的步调一步一步走就好。

  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被赞为“秋思之祖”,这首成功的曲作,从多方面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兼容的文化氛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元曲(包含散曲和杂剧)就是在此环境下形成的。

  今人把元曲与唐诗、宋词并列,视之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大家认为元曲之所以在元代诞生并繁荣,主要得益于元代北方少数民族伦理道德的影响和文化政策的宽松,“使得社会思想能够较多地摆脱传统规范的束缚”而能自由创作。

  传统的封建思想在这个时候被放松了很多,一些需要应运而生的新的文化形式,就是需要这样的短暂的自由才发展起来的,并且能迅速繁荣昌盛,成为中国灿烂的文化瑰宝。

  周末听了一次元曲,元曲从感觉上来说更自由、贴近生活现实,如果说唐诗是豪情,宋词是柔肠,而元曲就是嬉笑怒骂的童真率性,是艺术性的俚语(即民间俗语或地方方言)表现。

  在当时的元朝的草原上,人们很注重对于孩子独立性格的培养,他们豪放率真,不断提高各个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观念上崇尚的是一种自由的飞翔,对于认为阻碍的东西自然就摒弃掉。

  元曲,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元代的集市上的东西更丰富多彩,走过街边的小巷子里,也许就能看到有一个老人在那里唱着戏曲,唱的好了,自然有人围观,日子倒也安稳几天,品茶唱曲,民间倒也自由一点,不过也各有各的不幸。

  白朴的《梧桐雨》描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语言雍雅华贵,绚丽多彩,开杂剧文采派的先河。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