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八十七章:知礼的孩子

只是当局者迷,这一丝变化就是身为当事人的蔺凌,也没有发觉罢了。

  心境解开了,一时间蔺凌的话也多了起来,不过这次的话题已经不再围绕着美景了,而是绕到了杨振的身上。

  只听蔺凌瞥了一眼杨振说道:“公玮,你可有想过你的前途吗?毕竟这小厮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而且还涉及到了前途上,杨振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立刻便回道:

  “公子,你说的我知道,不过我这文不成武不就的,除了与人担做小厮以外,确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出路了。”

  “本来我还想去参军的,可就现在这太平盛世对于我来说,简直就如同画饼一样,难道我这大好的年华,就要在那荒凉的边关渡过吗!”

  杨振所说的这些,正是当下普遍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风气,因为太平盛世的缘故,朝廷发生松懈是很正常的,因为一个国家要没了外敌的环伺,那么这个国家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但就是这么浅显的道理,却是最容易被世人所忽视的,这也是为什么之前齐安侯的调兵奏折,能在朝政之上畅通无阻的原因。

  因为在庆历帝的心中,他会觉得现在天下太平,区区察毒贼寇,没有必要浪费自己派重兵守卫西北,也正是因为没有了外忧,所以就连皇帝的思考方式,都转变到了养兵所耗费的钱财上去了。

  而杨振所说的边关之苦,其实也是朝政的一大弊端,这也是齐安侯在后从中作梗的缘故,其大意就是,每个入伍新兵,都要无条件的前往西北沧阳坡大营,进行两年的戍边生涯,才有资格成为士兵。

  先不说这个条件是多么的苛刻,就拿现在已经破除了奴隶制的大新朝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战争来临,那么朝廷将会面临着无兵可用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接二连三的出浑招,齐安侯这个背后推动者,才会这么的招人厌恶,从而惹来后人的无尽唾骂。

  此时蔺凌扭头看着一脸唏嘘的杨振,心中突然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虽然只是萌芽,可却是个很好的契机。

  走着走着,蔺凌突然开口说道:“公玮,你对现在的局势变化有什么看法没有?”

  杨振被蔺凌直勾勾的眼神给盯得发慌,不过没做亏心事的杨振也是不虚,但是这有关朝政之事,确实不是杨振这个文盲可以参与的。

  无奈之下,杨振只得支支吾吾的实话实说:“这...公子恕罪,我...”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