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四十八章 于公于私

赵大海一听就不乐意了,道:“凭什么啊?咱们又没拿着厂里的旧机器往外卖钱,又没有跟外面的厂子合伙坑咱厂子里的钱。咱可是凭自己的本事在外面打零工赚钱,凭啥还得拿出一半作为厂里的团委经费啊。”

  任平生劝道:“大海,这事我深思熟虑了,虽说咱们是利用周末时间凭自己的本事赚钱,但咱们的技术毕竟是江东厂给的,所以说赚来的钱必须拿出一半作为咱们一车间团支部的经费来使用。”

  赵大海还是不死心,冲其他几个人嚷道:“大家都商量商量,平生虽然是团支部书记,但也不能搞独裁不是。”

  苏运来立刻说道:“就是,那是咱们自己的休息时间,用的也是咱们自己的技术。”

  宋庆军道:“就是其他车间也有在外面揽私活的,我可没听说有拿钱往厂子里贴的。”

  其他人都跟着点了点头,看来大家伙都倾向于赵大海的意见。

  任平生深深的吸了口烟,道:“但大家也别忘了自己的身份,咱们是江东柴油机厂国营厂的职工,咱们这个饭碗和技术是厂子给的。虽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大潮,但咱们在外面接私活厂里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我才提议赚来的钱拿出一半作为咱们一车间的团委经费,用来开展咱们车间的团委活动,帮助车间困难团员职工。至于另外一半则作为咱们几个的辛苦费,毕竟在外面忙活半天,还得吃饭不是。在这件事情上,我任平生就独裁了,你们要是不同意,这件事就别办了。”

  刘文军率先响应道:“我同意平生的想法,咱们江东厂本身就不太平,咱们要不把这件事往敞亮了去干,怕是有人在后面搞咱们的事。”

  赵大海冷哼一声,“要搞也是赵穿林那小子在后面使坏。”

  任平生把烟把踩灭了,冲赵大海道:“行了,别说那些用不着的了,走,咱俩人再去车间检查一遍,其他人抓紧回去吧。”

  第二天一大早,任平生骑着自行车带着刘文军他们几个来到厂外面的早餐店,请他们几个吃豆花饭。

  这时赵大海在外面带着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赵大海介绍道:“平生,这是伟达机械厂的张志国,张厂长,这就是我们江东厂的任平生,李洪军师傅最优秀的弟子。”

  现在已经进入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了新时代,但老百姓的思想还是很保守的,敢于吃螃蟹的人毕竟是少数,只有那些胆子比较大、敢打敢拼的极少部分人,才敢出来创业。

  像张志国这种作坊式的小型加工厂在工业发达的地区非常多,像江东机械厂周围百里区域内,进入九十年代后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大小小几百家小型机械加工厂。

  这些加工厂就是替江东厂这种国营大厂加工生产一些不能大批量的小型零件,就如全球经济化一样,世界就是一个大型的加工工厂,虽然江东厂是国营大厂,但也要考虑成本,不能每一个机械零件都面面俱到全部声场。

  这些提前下海的人也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算得上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先行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就是江东厂的工人或技术员,拿的是铁饭碗,后来觉得给别人干活不如给自己干的好,于是就赌上全部的身家辞职出来先办个加工厂。

  毕竟打破了大锅饭,自己给自己打工,只要勤快肯干,再和江东厂管事的领导保持好关系,基本都能发个小财,摇身一变成为“万元户”甚至“十万元户,确实比在工厂里当工人要强的多。

  张志国也是其中辞职下海吃螃蟹之一,张志国以前也是江东机械厂的职工,跟任平生、赵大海的父亲都认识,所以说自己的加工厂出了问题,他就先找到了赵大海,希望通过他找到任洪军帮忙,没想到任洪军没来,任平生来了。

  但像张志国这批人也存在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由于资金严重不足,没钱购买高精度、高附加值的工业机床。他们只能从最小的地方做起,比如帮人打磨简易的工业原件、帮人加工一些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业材料等等。

  张志国赶紧笑着打起了招呼:“原来你就是任平生啊,我还喝过你的满月酒呢。早就听说江东机械厂有个大任工,现在江东柴油机厂又出了个小任工,帮着厂里顺利的生产出了江东牌191型柴油机,真是年少有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