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167章 第二次松锦之战(七)

……

  沈阳。

  多尔衮在等什么?

  等两件事,第一,粮草;第二,喀尔喀外蒙古。

  经过八年的战事和封锁,大清府库空空,已经是拿不出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这也是去年他身为辅政王,亲自出征朝鲜,但却只带了一万兵马的原因。去年征讨朝鲜毫无所得,内内外外一片指责,今夏连续无雨,眼见又是大旱,他正焦头烂额之际,一个他最不想听到的噩耗消息,却是忽然传来。

  明国大军兵出山海关,往锦州而来了。

  最初听到这个消息之时,不同于其他人的震撼和恐慌,多尔衮非常平静,因为去年朝堂上下都反对他从锦州撤兵,不愿意放弃锦州之时,他就已经知道,这一天终究是会来临,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从锦州撤军的计划失败后,他和洪承畴密议,洪承畴判断,明军最有可能攻打锦州的时间点,是明年,但想不到,今年明军就大举出动了,看起来,明朝的财政状况,远比洪承畴预料的更好,能筹集到的钱粮也更多。

  明国“三十万”大军,兵出山海关,攻打锦州,大清不能不救,不唯锦州还有数万大清勇士,也不唯英亲王坐镇锦州,不能失陷了大清亲王,更因为锦州撤军失败之后,大清又往锦州挹注了更多的资源,锦州之后的广宁,大辽河,牛庄驿,海州,都已经被抽干了,已经毫无抵抗力,一旦锦州失守,明军就可以长驱直入,直接杀到海州城下,继而是辽阳,沈阳……

  所以,没有什么说的,锦州必须救。

  虽然明知道这是隆武的陷阱,但大清却不能不跳。

  这是多尔衮的最大痛苦,也是他无可奈何、必须被命运巨轮推着走的承受。

  要救锦州,必须有兵有粮,为此,多尔衮发下紧急动员令,大清境内,凡十二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子,不论女真,蒙古还是汉人,都得从军,参与对锦州的援救之战。

  算盘打一打,各处统计了一下,大约能召集二十万人,加上现有的十万士兵,大清仍然有三十万人可以用,除去增加凤凰城和辽南复州的防守,沈阳留守的必须,保证大后方的安全,不被朝鲜和辽南的明军骚扰外,多尔衮能带往锦州的援兵,能有十五万人。

  至于后勤运输,生产生活的维持,大部分都得交给国中的健妇。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