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23章 杀俘之事

杀俘虏是不对的,肯定是不对的,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特别是对于中原泱泱大国来说,这是以德服人的姿态,表明自己是大义的立场,让敌军对投降后性命得以保存产生心理依赖,降低敌人的反抗和士气。

  况且杀孽太重,这是不吉利的事情!

  白起坑杀赵国降卒,项羽坑杀秦军,最终俩人都不得善终!

  作为当代热血青年的思想,马玉内心深处是很想为苟晞点赞的,联想到这些匈奴人日后犯下的勾当,罄竹难书的罪行,杀几百个投降的匈奴人算什么,杀光了才好呢!

  但是作为当权者,必然要考虑长远,不能图头脑发热,一时之快!

  幸好这苟晞只是杀了几百人,还没有丧心病狂到老弱病残全部都杀的程度,否则马玉自己很难保住这苟晞,迫于压力肯定要给苟晞治罪!

  马玉如此重用苟晞,不仅仅他的军事才能,是后人记载的,西晋末年的三大名将之一,马玉还看中的是,这苟晞是寒门出身,为数不多的寒门人才,这可是将来打破门阀士族对官场和朝政垄断的一个重大着力点。

  由于门阀士族垄断了所有上层权力,“九品中正制”成为高门大族培植自己家族势力的重要工具,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从而造成任人唯亲的恶性循环,政治迅速走向黑暗。

  高贵的家族不与门户不相当的人交谈、共坐、来往,更别提通婚了。为证明血统高贵,评定乡品,铨选官吏,区别士庶,选择婚姻的依据,谱牒之学变得异常发达。中国人以血统自居的年代,也以此最盛。

  若要打破豪门世族的垄断,开科举是打破人才垄断的唯一着手,但毕竟只是马玉的一番未来的设想!

  将来这样的朝政,在满目皆是门阀士族的卿相文武之中,遇到的的掣肘将非常之大,阻拦重重。毕竟这大大威胁了门阀士族的利益!

  所以朝政中,他需要越来越多真正出身寒门的大臣,而不是张华、乐广这样的伪寒门,而且要位高权重,占有一定比例!

  好不容易有苟晞这样的好苗子,他自然不愿意放弃!但是他一向以治军严厉著称,自然不能不管,要给众人一个交代。

  “苟道将,你可知罪?”马玉面色威严,不怒而威。

  “微臣知罪!大军出征前,殿下已经下令,此次清剿匈奴人巢穴,不宜多生杀孽,以练兵为目的,将匈奴人收押即可!”苟晞虽然低头认罪,面上却并没有任何后悔之色,神情自若。

Capítulo Bloqueado

Apoya a tus autores y traductores favoritos en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