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祸从口出(6)

武龙抿了一口茶水,闭目品味,谮口不答。

  舒暮云道:“大夏国的统治崩溃,皇子之间明争暗斗,奸臣贼子盗用政令,父皇又沉侵于鱼水之乐。靖王有心匡扶大夏,无奈朝堂之上,无人相帮”。

  靖王愤恨道:“现在的朝堂,能者少,浑水摸鱼的多。谁会阿谀奉承,谁就升职快,谁站错了队,谁就无法出头”。

  “照这样下去,大夏国面临内忧外患,岌岌可危”,舒暮云担忧道。

  “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也不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否胜任,但我有一颗匡扶正义的心。你的胆识和智谋过人,面对这样的局面,你觉得我应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他与武龙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从他担忧自己的安危来看,此人所思所虑滴水不漏,绝非池中之物,他有意拉拢武龙,便将自己的大志说给他听,以求寻得他的分析及指点。

  武龙答道:“自古以来,亡国无外乎皇帝本人荒淫无道,皇子之间争权夺利,宦官权臣卖国求荣,邻国之间虎视眈眈。如今大夏国样样俱全,已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治。靖王要是有心,只能期待破而后立,破茧化蝶。”

  靖王思索再三,时而点头,时而摇头,道:“按照如今的衰亡速度,别说什么破而后立,估计还未完全破碎便已被邻国所灭”。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契丹和西渝虽然对大夏觊觎已久,但若真敢出兵大夏国,终将得不偿失,说不定会偷鸡不成,倒失把米”,武龙给靖王和云公主详细分析了一下当前形势,“誉王占据财政,贵为太子,群臣归附,你不能与他争强;蛮王掌握百万大军,号令各路诸侯,也不能与他斗狠。夔州山高皇帝远,又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一直被誉王和蛮王忽视。殊不知此地南通西渝,北通契丹,北临北海,东边直通都城富阳,是不可多得的军事重地,也有发展经济天然的优势。这本应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可偏偏所有人都因为它穷而放任不管,这大概就是老天用来资助靖王的”。

  “夔州?”靖王惊疑道,“你的意思我要从夔州入手?”他分析过很多次大夏国的战略要地,但每次第一时间便将夔州排除在外。

  “不错,就是夔州。夔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平阳县更是位于三国交界,本可以发展成宏大的贸易市场,陈琼却大肆敛财,加收商人赋税,导致当地人谈商色变。张导曾为洛阳县县令,带领洛阳县人民勤耕不辍,致使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可陈琼却凭一己喜好,强制罢黜他的县令之职。有才能的人,都渴望有个贤明的知府过来领导”。

  靖王一拍桌子,怒道:“陈琼居然如此昏庸无能?”

  武龙没有回答靖王的话,因为答案显而易见,不须他作过多解释。

  “靖王既是皇子,而且声望很高,信誉满天下,若能如饥似渴的招募英雄,控制各处险要的地方,对外减少关税,对内革新政治,鼓励商业活动,发展农业技术,加强各国经济往来,如果天下形式发生变化,靖王派一员上将率领夔州军士,与黑山监狱狱卒合兵一处,守住夔州要塞,则进可攻,退可守。如果真是这样,靖王不但可以完成复兴大夏的宏愿,甚至可以称霸天下”。

  靖王两眼放光,一直以来,他都被誉王和蛮王压制得踹不过气来。今日听得武龙详细的分析,犹如一只无头苍蝇发现了炳烛之光,虽然光线昏暗,但却充满希望。

  “好”,此时靖王已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拿下夔州。

  只听武龙继续道:“此事宜早不宜迟,对于夔州知府一职,不知靖王可有合适的人选?”

  靖王思索半响,没有答案。舒暮云见皇兄面露难色,道:“说来惭愧,皇兄基本都在黑山监狱度过,所结识的朋友要不是含冤入狱的囚犯,要不是犯奸作科的大盗,论武功,倒可以选出几个能手来,可要说当官为相,带兵打仗,却无一可以胜任”。

  这早在武龙的预料之中,他甚至想到,若不是靖王呆在黑山监狱,远离朝政,手底下又没有几个能人,可能他们兄妹也活不到今日。

  朝廷中尔虞我诈,又岂是这个刚正不阿的靖王所能对付的。

  他道:“这个靖王倒不用担心,我心目中已有两个最佳人选,不知靖王可愿意一听”。

  “请讲,本王洗耳恭听”。

  “平阳县有个商人,名叫薛富贵,此人善于从凌乱的信息中捕捉商机,当机会出现时,他果断、胆子大,但同时也具备冷静的意志和判断。他能为人之不能为,敢为人之不敢为,由他出任夔州知府,相信不出五年,整个夔州定会富得流油”。

  “你说的是妍儿的父亲——薛富贵”,舒暮云立即想到了那个大腹便便、和蔼可亲的中年人。

  柯龙道:“不错,就是他”。

  靖王点了点头,道:“善于经商之人,为官都很有一套”。

  “那夔州府的将军又该由谁担任呢?”舒暮云迫不及待的问道。

  武龙端起茶杯,一饮而尽,缓缓道:“此人如今并不出众,但我相信,只要靖王能给他机会,假以时日,定会一飞冲天”。

  “哦?”靖王很好奇谁会让武龙抱有这么大的期待。

  “此人是我的结义兄弟之一,姓古名三通,原是二龙山寨主,他与平阳县令章守信有不共戴天之仇,因为章守信烧了他的二龙山寨,并且将他的妹妹古三妹先奸后杀,死无全尸”。

  “想不到夔州的官风如此糜烂,这些畜生不如的勾当,实在让大夏国的祖先蒙羞”。

  武龙对此不作过多评价,继续说道:“古三通虽然草寇出身,但他完全具备当将军的五个条件:像牛一样健壮,像狗一样下贱,像狐一样狡猾,像猴一样精明,像狼一样合群。他不像那些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人,他视死如归、爱憎分明,是难得一遇的大将之才”。

  暮云舒含笑重复道:“哈哈,当将军要像牛一样健壮,像狗一样下贱,像狐一样狡猾,像猴一样精明,像狼一样合群,有意思,真有意思,你听谁讲的?”

  武龙道:“镇上有个说书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后五百年的典故,他知道一半。我每天砍材打猎回来,最喜欢的就是听他讲些评书。我初时听到这些言论时,也觉得好笑,将率兵打仗的将军,比作牛、狗、狐、猴、狼,未免太过儿戏,不过后来仔细一想,将军却实要具备这些畜生的能力,才能称之为好将军”。

  靖王诧异道:“原来你心中的见解都是从说书先生那里领悟到的,由此看来,那个说书先生也是个不平凡的人”。

  “靖王想见,若有机会,倒可以带靖王去听听他的评书”。

  “我也去,我也去”,舒暮云欢呼雀跃,像只快乐的孔雀鸟。

  靖王阻止道:“近日恐怕不行了,我们必须早日回皇宫向父皇说明夔州的大体情况,以免他一直被奸人蒙蔽了双眼”。

  武龙开口道:“那夔州知府和夔州将军的人选?”

  靖王道:“这些都依你所言,夔州知府由薛富贵暂代,将军府由古三通统领,我明日去夔州府宣读,然后回皇宫请父皇降旨”。

  武龙和舒暮云面露喜色,一个为夔州府的未来而高兴,一个为心上人平安而欢喜。

  从三万大军压境的剑拔弩张,到此时两方头领其乐融融,这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在短短几个时辰之间悄然改变。

  世事就是如此,不管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人试图去改变,坚持去改变,总会有拨云见雾的时候。

  “我代表夔州人民感谢靖王高抬贵手,让夔州免遭生灵涂炭”,武龙起身,诚挚的发自内心的感谢道。

  靖王同时起身,扶着武龙胳膊,道:“免礼,免礼,为天下人谋福祉,是我毕生的宏愿……”

  舒暮云打断道:“龙哥,时候不早了,你早些回去休息吧,咱们明天再见”。

武龙正式和靖王勾搭上了

creators'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