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十九章:破釜之谋,沉舟之计

董曌只觉得现在的自己四肢无力,大脑一片空荡荡,往后退了一步,差点摔倒在地上,还是清和子见势连忙搀扶住了他。

  深深地吸了口气,董曌摆摆手示意清和子自己没事,然后站直身子沉声说道:“这计划根本骗不了所有人。”

  “不需要骗了所有人,只需要骗得了大多数人,便足够了。”

  贾诩将手中的竹简递给了旁边的士卒,然后侧过身子,指向外面说道:“公子想让洛阳一去阴霾,这是最直接的方法,若是公子不愿与我等同谋,恐怕为了接触今日的事端,太师要再次血洗整个司隶。”

  董曌缓缓地闭上眼睛,抬起头来感受着院子里微弱的风声,感叹着开口说道:“文和先生,文优先生,还有父亲,你们太狠了。”

  ……

  今日的清晨显然不会平凡,许多人都被突然涌上天空的烟雾所吸引。

  董卓亲自带人把洛阳十三个世家大族给屠戮尽了,然后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和粮食都往出运,紧跟着一把大火全部烧了。

  主要针对的就是存粮而不卖,蓄意让洛阳市场的粮价飞速上涨的家族,其他的一些没什么存在感的家族,还有袁家这一类实在大世家的家族没有受到任何损害,不过这同样是一种警告。

  而董卓动用的是西园的士卒,城外的并州军与凉州军不动如山,就连执金吾的北军也只有一百个人出来围住了太师府,其余人依旧如常,断绝了洛阳在此时出现意外的可能性。

  只是在董卓的计划之下,一部分的并州军、凉州军与执金吾已经入城,他们的任务就是附和董曌,把已经处理掉那些世家的董卓包围,完成这一次计划的最后一环。

  大多数的商贩与百姓都已经缩在家里,巡逻的北军是寻常的三四倍多,处处都透漏着一种让人不安的气氛。

  牛辅此刻正站在西门的城楼之上,眼神迷离的望向城里,无奈的开口说道:“某直至现在,也不认同太师的计划,相信他们也是如此,公子尚小,还不是时候,况且太师何必在意那些文士?小皇帝就在洛阳,一切不都尽数归于太师。”

  “你还是不懂太师,太师本就没有那般……骇人的野心,若是继续这么下去,洛阳只会愈发危险。”

  李儒就现在旁边,背靠着城垛,感叹着说道:“公子不输太师。”

  “希望如此。”

  牛辅抬起头看着一个士卒骑着马从皇宫的方向赶来,沉声说道:“我们要准备动身了。”

  ……

  北门之外,城门缓缓地打开。

  张辽站在城内,看着吕布骑着赤兔,身后跟着数百骑兵,朝着城内缓步走了进来。

  他们都是作为扶持董曌上位的中坚力量,即便是虎牢关的徐荣他们也都提前收到了董卓的通知,可谓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张辽看着吕布带兵进城,不由得眉头轻皱,他官职低微,虽然暂领北军,却也只是奉命行事,命令是李儒所下,他也不好违背,只是看着城内突然的混乱,心中不免有些不安。

  “从事!”

  旁边的士卒提醒着说道:“我们当真就守在此处?”

  “不然呢?”

  张辽强压下心中的不安,摆摆手沉声说道:“关上城门,我们还要等待新任的执金吾过来。”

  ……

  太师府。

  董曌走在最前面,身后紧跟着清和子与贾诩,再后面便是贾诩带来的士卒。

  既然这件事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那么就只能让事情往比较好方面去发展。

  董曌带着他们走到了赵云所居住的客房门口,后者正站在院子中间,看着远处的浓烟发呆。

  董曌看着还有发呆的赵云,沉声说道:“洛阳的局势要变了,拿上你的枪跟我来,子龙。”

  “喏。”

  赵云轻轻的点了点头,转身回到屋里取出了自己的长枪,同样的跟在了董曌身后。

  董曌走在最前面,开口问道:“父亲现在在何处?”

  贾诩连忙拱手说道:“应当是在城北,据主公之计,牛中郎将,段中郎将,董中郎将与吕骑都尉等人已经带人将城北围住,正在逐步缩小包围圈。”

  董曌闻言不由得轻叹了口气,道:“看来你们的动作都已经到位了。”

  贾诩迅速的回答道:“此乃主公之计缜密,我等按部就班,自然可成。”

  “文和先生这时候也没必要说些无用之语。”

  董曌一步跨出了太师府的大门,府门外千名士卒排列整齐,看见董曌出来都站直了身子。

  一个中年男子身披甲胄,快步的走到了董曌跟前,拱手说道:“某见过主公,奉主公之命,我等可即刻动身。”

  董曌知道此人,一直跟着董卓从凉州过来的人,胡轸,现任中郎将。

  董曌抬起头看向胡轸,开口问道:“胡中郎将,你准备此事多久了?”

  “啊?”

  胡轸闻言也是一愣,随即拱手回答道:“不过三十日。”

  “三十日,当真是个好日子。”

  董曌看着一旁的马车,沉声说道:“既然如此,准备动身吧。”

  说完,董曌便领着头走上了马车。

  赵云骑上了养在太师府的夜照玉狮子,手提长枪跟在马车旁边。

  马车上面则是坐着三个人,董曌,清和子,还有贾诩。

  “你们瞒着我谋划此事三十天?”

  董曌转过头看着贾诩,追问道:“倘若我病逝夭折,你们又当作何计划?”

  贾诩则是低下头回答道:“公子乃是太师唯一的儿子,若是公子夭折,恐怕太师也就没什么心思统领这洛阳了。”

  这让董曌猛的想起了历史上的董卓与洛阳,难道那就是他死了的后果?

  董曌不由得咬紧牙关,沉声说道:“无论如何,我不认同父亲的做法。”

  “以太师的名声,自立为主,无人敢投身于太师。奉皇帝为主,只会是商鞅白起那般下场。”

  贾诩轻叹了口气,看着董曌继续说道:“这是为数不多的办法。”

  ……

  “百军入洛,皆臣公子计。”

  ——《日月先生传-公子书》清和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