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从秦汉之时就在婚嫁时出现了所谓的五不娶,西汉末戴德的《大戴礼记·本命》就有所记载那五不娶,后来还有人专门批注: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
要是用白话文翻译一下的话,就是说母亲早亡的女孩家,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母亲的教养,那个女孩子在嫁人之前不知道该怎么为人妻,为人母。
也就是等于是说,作为长女的女孩在失去母亲后,原本就十分悲惨的她在婚姻市场上的身价也是直线下降,成为众人不看好的残次品。
这也是一般男子丧妻后,为什么四周的亲朋好友一定要男子续弦的重要原因之一,反正继母也是母,女孩子的情况会好一些。
当然像原主这种情况父母双亡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弥补的可能,李氏自然不看好侄女的未来,那么做女儿的陪衬物正好。
李氏在心里盘算着,将来侄女到二房时,就要让她和女儿在一处,要让她记住陶家二房的恩德,还要让她礼让妹妹。
她决定要仔细教导一番,在心里盘算着情况,读过书的女孩才值钱,侄女在官宦人家的行情不好不怎么好嫁。
但李氏同样知道,这世上从来只有娶不着媳妇的男人,就没有嫁不出去的女人,侄女绝对不会烂在她手里。
她的眼睛转了好几圈后,盘算着该怎么把卖侄女的利益最大法,实在不行就嫁进商家,可以拿到一笔钱。
当然因为李氏自身经历的原因,她可是不打算让侄女读什么历史等杂书,聪明人从中可以看出来太多。
李氏打算让侄女和二房的庶女一起多读读什么女戒之类的正经书,女人不要太聪明,活着就好。
虽说士农工商中的商家地位很低,但是那种想要求娶的人家都是很有钱,又最喜欢附庸风雅。
她的YY一番后眼睛有些发亮,一个没落的世家女可以收到大笔聘金,绝对可以买个好价钱。
而且她想过就算是侄女心里不同意,她一个世家女竟然嫁入商贾之家?也没有人会理睬。
陶二自然是会听她的话,就不会为侄女出头,长房的侄女最后只能是老老实实地听话。
李氏心里是美滋滋的,一想到这种情况,她整个人都是有种想要飞扬起来的感觉。
谅侄女不敢反抗,要知道她对大房子女有养育之恩,说出去都是遭到别人唾弃。
李氏之所以敢如此算计大房的人,是她明白陶二对长房有着厌恶的情绪。
那么她怎么折腾折磨大房的儿女,陶二都不会觉得李氏做错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长房的三个孩子,就会被她牢牢抓住手里。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