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一直是殖民时代争夺的焦点,英国为什么可以放任加拿大、澳大利亚自治,却把印度牢牢抓在手心里不放,就是因为印度庞大的人口基数,可以有效为英国遍布全球的殖民地提供足够的劳动力。
南部非洲也有很多印度人,要不然甘地也不可能轻而易举的组建起一千多人的担架队,不过印度人在南部非洲的地位并不高,这一直是甘地努力的目标。
大约十年前,在印度一场官司都没打赢的甘地坐上德班开往比勒陀利亚的火车,身为印度精英,并且受到英国教育,甘地自认为有资格做头等座,于是买了头等座车票。
没想到火车上的乘警得知甘地的印度身份后,不允许甘地坐在头等座,让甘地去跟那些下等人一起坐行李车厢。
甘地认为受到了侮辱,拒不服从,于是被乘警粗暴推下火车,在午夜的站台上站了半宿。
这个故事经过加工,就成了甘地有一次乘火车,一只鞋子掉到了铁轨旁,此时火车已开动,再下去捡已经不可能,于是甘地急匆匆地把还穿在脚上的另一只鞋也脱下来扔到第一只鞋子的旁边。
同行的人不解地问甘地为什么这样做,甘地认真地说:“这样一来,路过铁轨旁的穷人就能得到一双鞋子。”
编这个故事的人大概没考虑到,甘地人在车厢里,鞋子为什么掉到车厢外面,大概甘地坐的火车比较挤,人坐在车厢里,腿必须放在车厢外。
英国人可以雇佣印度人作为劳动力补充,罗克就绝对不会这样做,依靠着华人的人力资源,罗克完全可以忽视印度人的作用,所以在罗克治下的尼亚萨兰男爵领,现在一个印度人都没有,除了少量的白人之外,全部都是华人。
进入十一月份,每隔三天就有一艘移民船抵达尼亚萨兰,一部分人在爱德华港下船,投入到爱德华港的建设中,更多人沿赞比西河逆流而上直抵小石城,然后被分配到尼亚萨兰的各个殖民开拓点。
殖民开拓点在尼亚萨兰境内已经是遍地开花,对尼亚萨兰的开发围绕着尼亚萨湖,以及尼亚萨兰境内的河流进行。
华人确实是勤劳能干,殖民开拓的进展很快,罗克得到尼亚萨兰还不到一年,尼亚萨兰现在已经基本上自给自足,已经基本上不需要小斯提供食品,对于耕马和农具的需求却在快速增加。
这也难怪,小斯也开始放弃偏见,希望罗克允许一部分华人进入罗德西亚,开发罗德西亚境内的农场。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