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城东湖畔码头,历经数年的发展此处已经变成热闹的鱼市,每天都有渔船从湖里运来满舱的各类水产,在码头靠岸卸货,然后和买家谈好价格运到各处酒肆。
西阳城愈发繁荣,来来往往的客商撑起了酒肆、食坊的买卖,而定居的人也日渐增多,吃喝多了对于水产的需求也多了,所以巴东城鱼市的买卖越做越大。
巴东城东有大湖,西阳城北也有大湖,但巴东城的湖泊面积更大,出产更多,占了西阳水产市场六成以上份额,虽然运输距离远了些,但水产依旧热销。
并不是所有的水产都要运往西阳城,巴口港靠泊大量船只,许多客商直接在港口完成交易,用带来的货物以物易物,换回大量布匹,然后就近在巴东城过一夜,次日打道回府,所以巴东城的小酒肆渐渐增多,也需要水产。
不光鲜活水产,莲藕也是供不应求,因为军器监需要大量鱼鳔熬胶的缘故,巴东城渔民将剔除内脏、鱼鳔后的鱼,做成鱼丸、鱼面,同样广受酒肆好评。
赚钱的机会多了,聚集巴东城的人也多了,而纠纷也就随之而来,其中主要的纠纷就是围绕鱼市码头产生。
巴东城居民以水军及家属为主,即便后来许多人都凭着军功分了田地,但打渔依旧是一笔来钱的营生,而湖泊深处的零星村落,其村民也开始打渔运到巴东卖钱。
所以原先的小码头开始不够用了,历经几次扩建,都是巴东城居民捐资,所以面对越来越多靠泊的外地渔民,双方矛盾越来越多。
码头是巴东城的街坊捐钱扩建的,关尔等甚事,不许靠泊,不许卖鱼!
凭什么!我等也是官府治下良民,一样缴纳租调,巴东城是官府的地盘,凭什么不让渔船靠泊,你们这是欺行霸市,我要找明府主持公道!
争执不断发生,端的是一地鸡毛,郡守许绍有责任协调争端,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不小心就是两头都不讨好。
年轻,没有什么不可能,一如年轻的宇文总管总有办法解决问题,年轻的许明府也不是只会空谈的清流,要解决问题就得沟通,没有什么事情是沟通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继续沟通。
许绍多次走访湖畔各处村落,听取村民、渔民的意见,当然巴东城这边渔民的意见也搜集了一大箩,然后让各方推举代表,坐在一起“互相沟通”。
这一沟通就是接二连三,好说歹说终于在郡衙的牵头下,各方达成“谅解”,取了个最好的解决办法。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