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章 刘寔

刘寔、司马承、华轶三人于两天后,就出发去了长安。

  司马炽没想到他们这么急,在三人上书辞行时,一边对他们的态度心叫满意,一边也着意挽留,让其等过完年再走。

  刘寔三人以刘寔为首,再三婉言拒绝。言长安重镇要地,不可久缺长官。如今河间王刚薨,恐有心人拿此作言,又有河间余党潜伏,还是早去长安,安民心为要。

  刘寔这么说,司马炽也没法再挽留。又有司马越附议,他也“只好”顺其心意。

  两天后,司马炽率文武百官,一直送三人至城郊三里外,方才含泪,与其等惜别。

  司马炽做足态势,刘寔老臣,深谙官场之道,自然应对自如,老泪纵横,直呼:此身当为陛下尽职。

  司马承、华轶却少见这些场面,又各有渠道得知自己是陛下所荐,感激、尽忠之心在那一刻也暗藏心底。

  三人都未带至亲家属,都是些部曲、仆役。这个时代并没有后世朝代那种严格的,“外放为官,至亲家属留京”的潜规则。有人会这么做,有人却不以为意。

  除非是很特别的大官,手握兵马那种。或者像刘渊那样的异族身份。自己会主动留质或者群臣直言不允其携眷上任。

  司马炽见此,于是询问刘寔:“君年老,何以不带儿孙于膝下,照顾左右?”又吩咐左右,欲叫来其家眷,允其等同行。

  刘寔再三推辞,“二子已逝,诸孙操家业,久居洛阳,各成家属。又无才略,如今若随臣去,无宜于长安,又耽于治家。陛下之意,臣涕泪感怀,然实不能领。”

  司马炽内心满意,口中却感叹道:“循阳侯真乃纯臣也!”于是作罢,不再复提。

  又道:“三位卿且去,汝等家室有贤能者,朕必用之,为国选才,卿等不复为忧。”

  司马承、华轶二人之子嗣尚小,又出身高贵,对此允诺还未有深刻感触。只是对皇帝能重用自己,慧眼识己才,在内心有尽忠感激之情。

  而刘寔这下闻言,也不言语,当即拱手,深作一揖。

  人一年老,子嗣后辈、家族兴旺就是很重的挂念,甚至是执念。这在刘寔身上,表现更深。

  刘寔其人,幼年丧父,家里贫苦,贩卖牛衣以养家。只因好学,坚守品行,从一小吏开始做起,才最终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但论其出身并不低,家族谱章上记载,他这一支乃是汉章帝刘炟第五子济北王刘寿之后。其父刘广也曾任过县令。

  为官数十年,历经六帝两国,高寿近九十,他本人的为人一直坚守没变,人称品行高洁,为官操守也都在,学问上也是通古晓今的大才。

  然而子嗣问题却一言难尽。

  其有二子,长子刘跻,只官至散骑常侍,已逝。次子刘夏,续妻华氏所生,因父荫为官。在官时,却因两次受贿而最终遭流放,后死于途中。

  刘寔本人也因次子之罪,连续两次被牵连罢免。如今二子皆没,诸孙当家,又皆都平庸,无大才。

  其弟刘智才略文名皆存,行儒学,官至尚书、太常,本可为家族顶梁,可没熬过他这个岁数,武帝末年就已过世。

  如今平原刘氏,堂堂刘汉后裔,仅余他这个八十老翁为顶梁,后继无人,欲再演他幼时贫苦。他每思之,就为之流泪,深悔自己通晓古今,却为何无教诲子嗣之才。

  如今得皇帝此言,他既感激又担忧。感激皇恩,担忧次子之事再演。

  司马炽只是按例做出这样的举动和说出这样的言语,当皇帝日久,说出这样的话,对他已快成为喝水般简单。

  并不觉得这简单的收买人心的做法会起到什么作用,所以也没想到刘寔内心的如涌思潮。

  见到刘寔反应,心里一跳,明白过来,自己无意之中,恐怕触动了对方内心。

  后来,他才从王延那里听到刘寔三人为何如此急着走的缘故。

  那天宣旨任命完毕,散朝后,得了信儿的司马承和华轶就联袂来刘府拜见以后的上司,并询问启程日期。

  刘氏跟华氏都出自平原高唐县,尚有姻亲之系。刘寔续妻华氏,为华歆之族女。刘寔按关系论,为华轶姨祖。

  刘寔便与二人商定了日期,于二日后往行长安。刘寔年老望重,司马承二人虽心有他想,也不便有言。

  待二人退,其一孙不解为何如此急,言,如今时近过年,何不年后再出发,并央求同行。

  刘寔答曰:汝要吾家有灭门之祸乎?

  其孙大惊,不解,再三询问,刘寔只闭目不再言。不知此言是答为何急行,还是答其孙求同行的。

  司马炽听完这件事后,也没发表看法。只是内心感叹:名臣不愧是名臣!看来,他和司马越的态度在这个鲐背之年的老臣眼里,早已暴露无疑。

  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觉察到自己暗自与司马越斗法的心思。这样想着,司马炽有点心惊。

  世间人聪明者何其多,你把别人都当傻子,那最大的傻子就是自己。

  看来自己还是不能太着急了!

  慢慢深吸一口气,平静下来,转言询问王延,消息从何传出。王延说是其孙与友人酒后吐言,如此传出。

  司马炽暗自龇牙,也了解为什么刘寔对自己的允诺,会那么郑重了。片刻交代王延道:“舅舅且为我打探一下刘公诸孙或族中子孙之贤愚。”

  王延没有多问,点下头,应承下来。

  此事过后,司马炽强迫自己心思安定下来。没有再多过问政事,也没有再搞小动作,而是每日雷打不动与梁皇后一早锻炼,又埋头继续操作匠坊之事。

  如今纸张的研制,已卓有成效。在他的授意和鼓励下,众工匠选用各种材料进行试验。

  自东汉蔡伦改进后的造纸,多用树皮以及废弃的麻织品如破布、渔网等原材料制作。树皮选用的是檀木树皮和楮木树皮,破布、渔网的构造主要是麻,多出苎麻和大麻。

  这些材料,都是纤维化比较容易,又比较常见的。

  有了司马炽的推动,于是,各类树皮开始被荼毒。包括桑、藤、槐、松、梨、桃等常见的树木、果树。有试验成功的,也有失败的。

  另外,麦草、稻草、豆藤等各类农作物残留秸秆,以及芦苇、茅草等草本植物也被运用试验。

  还有一个大头是竹子。这个原材料是司马炽后世有记忆的。后世现代化造纸,原材料多样,但大头还是原木和竹子。

  原木以现在的手工造纸,难以纤维化,打浆;所以竹子就成了司马炽心中的重头。但竹子造纸的试验,目前进展并不理想。

  竹子打浆时,竹子沤烂、蒸煮后的纤维浆液,相对于树皮、麻等,硬、脆、易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试验几次后,便有人提出,是不是可以用嫩竹试试。

  于是,开始选用冬笋刚要生枝叶的嫩竹进行下一步试验。目前还未出结果。

  司马炽的计划中,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卫生纸。如今厕后用的大都是竹片或者木棍所做的厕筹。不提有奢侈人家会用丝绢布帛之类的,也不提有人直接用手或者水洗。

  总之,这也将是一个朝阳行业。只是在制作过程中,柔软度成为一个问题。如今也正在攻克之中。

  雕版和活字,这两个印刷术的试验,都已宣告成功,至少证明了在如今这个时代的技术可行性。只是印坏率还太高,纸张上字迹深浅不一,着墨不均匀等情况多有发生。

  司马炽于是让王延又找来不少刻印章、拓印、印染布料三方面的匠人,对刻印和用墨进行改进和试验。以期得到更好的结果。

  除了匠坊,在司马炽的授意下,王延又开起了一个酒楼,起名“大晋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