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162章

3.统筹区域发展规划

  建立区域利益调整机制。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导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中部地区多数都是农业大省,是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调出基地,充分利用其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地处全国水陆运输网络中枢的有利区位和综合资源优势,;东引西进”加快传统工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就有可能尽快崛起,成长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又一主动力。从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通过实施西气东输、东电西送、南水北调和青藏铁路等通道网络建设,与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等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西部地区的产业发展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4.加强人才资源的培养

  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是增加社会物质价值、文化价值,促进社会和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和提高生产与服务效益的核心资源。人才资源作为科技进步的首要因素,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发展区域优势产业、形成区域发展优势的必要条件。必须利用区域内的人才资源或吸引区域外的人才资源,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提高单位人才资源的综合产出。要实现人才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必须要抓住机遇,用好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能和活力,提高其使用效益,促进当地的科学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展。

  区域经济政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应以市场为主导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现阶段市场经济还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同时由于一些地区的落后,必须依靠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来支持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且要防止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也必须依靠政策来扶持。因此,研究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是正确的,是科学合理的,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

  参考文献:

  [1]罗素梅,刘健.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视角[J].统计与决策,2007(23).

  [2]江世银.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03).

  [3]董玉明,段浩.论宏观调控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调整[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4]吴双.谈宏观调控与区域经济[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6(09).

Gesperrtes Kapitel

Unterstützen Sie Ihre Lieblingsautoren und -übersetzer bei web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