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novel

第三十九章 浮生半日闲

外界的贺毅看站在门口左侧等候宋问,开始有几位香客来还愿,不过都是避开了他,谁叫他拎着利剑站在门口又不说话,直勾勾地看向前方,是个正常人都会躲开他的。

  “贺将军,走吧?”

  宋问突然从他身后悄无声息地出现,拍他肩膀,把这位神游天外的大汉吓得不轻。

  “呼~宋先生您出来也不说一声,没把我吓死。”

  “嚯,拔剑相向的贺毅,贺将军也有怕的时候吗?”

  “宋先生......您还记得啊。”

  有点尴尬地一拍头盔,贺毅赶忙跟上先走一步的宋问,开始没话找话,一路上,宋问都用不解的眼神看着他,没想到这位跟傅汉青有得一比,也是个话痨啊。

  ‘难道这里越是长得壮的人越是如此?好像云月观的苏河也有这个苗头啊。’

  回到靖王府,宋问刚进门,就被莫道长拉去凉亭饮茶去了,说是有事相商,只好抱着剑匣一起去庭院的凉亭。

  俩人相对而坐,今早上引路的侍女也在,她端着托盘上前放好,双手奉茶,若黄莺出谷的声音响起。

  “小女子秋菱,很荣幸为二位泡茶,有事请尽管吩咐。”

  又蹲身一福,缓缓退到宋问的身后。莫道长整襟危坐,以手相请,笑吟吟地说道。

  “宋先生,请!”

  宋问看这架势,知道莫道长肯定有大事要说,要不岂会如此正式,看别人一丝不苟的道髻,再思量自己披头散发的,好像也不太合适。

  “莫道长请我品茶,且先容我回屋收拾一番,再来安心品此好茶,如何?”

  “先生不必麻烦,秋菱这就为先生梳头。”

  她也不知道从哪掏出准备好的梳子,手法娴熟地拢起宋问不知何时长出来的头发,不一会就打好发髻,又不知从哪里拿出儒巾为宋问戴好,行云流水般做好一切,就默默退开了。

  宋问任她施为,自己平时也就随便盘好在头顶,拿儒巾盖住,有人帮忙也好,只是却好奇地看着她,轻声问道。

  “我来之时,也是姑娘打理的吧”宋问扯了下玄色袍服。

  “是的,先生”

  他点了下头,不再过问,与莫道长两人开始闻香茗,品清茶,在秋菱续上第三杯的时候,终于开口了,他示意宋问放下茶杯,以手指荷塘,说道。

  “宋先生看这夏荷,感觉如何?”

  宋问看不懂了,几日不见,莫道长也学会拐弯抹角了吗,只好搜肠刮肚,终于掏出一句词。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哎呀~,宋先生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听到宋问的回答,莫道长乐不可支地拍着大腿,宋问还没怎么样,身后的秋菱倒是笑了起来,实在是莫道长的表演略为浮夸,连她都看出苗头了。

  宋问有些茫然,这不是很多人都有的理想吗,这莫道长那么兴奋。

  “难道想跟我一起入世,不做道士了?”

  宋问开始浮想联翩,莫道长看他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估计一个人表演也累了,停下夸张的动作,双手靠上桌面,身体前倾,认真地说。

  “先生,王世子交给老道做个徒弟,怎样?先生入世修行,可以如这夏荷一般,世俗云烟当然不能遮掩您的双眼,可是不太利于世子修道啊。”

  “呼!”

  宋问松了口气,搞那么大阵仗,还以为有多难以启齿的条件呢,原来就为了收徒啊,当即点头答应。

  “莫道长,你先请坐下,宋问不收徒,放心就是。”

  宋问见他没事了,重新抱起剑匣想要离开,身后的秋菱见状,忙移步上前说道。

  “先生还未饮完第三杯茶,请暂留贵趾。”

  未说完已经抱过了宋问怀里的剑匣,宋问刚要阻止,却惊讶地发现邪剑竟然没有动静,很是诧异地看着她,良久。

  “先生,请饮完这第三杯茶,先生?”见宋问呆看着她不动,秋菱后退几步提醒宋问。

  莫道长也是端起茶杯,笑着说。

  “先生如要退走,可饮完这最后一杯,再走也不迟啊。”

  没办法,宋问先放下心中的疑惑,心不在焉地坐下去,继续和莫道长慢品此茶。也是莫道长得偿所愿,很是欢喜,并没有发现宋问的异常,可是一旁的侍女倒是发现了,这位宋先生一直看着自己怀里的剑匣。

  还时不时带着惊讶的目光看自己,要不是这位先生温文尔雅地笑着,他都以为触犯了别人的忌讳。这时候,莫道长倒是发现了宋问的奇怪之处,因为他见宋问手上拿着龙螭剑,又随身带着剑匣,这才随口问道。

  “宋先生准备学习真武派之人,背剑匣闯荡吗?”

  这倒是稍微转移下宋问的注意力,他很喜欢听这种门派故事,虽然自己在妙法阁看过各大宗门的介绍,但也只是一笔带过,不曾有太多信息透露出来,他顺着话说道。

  “这真武派,又是何等风采?”

  “原来宋先生不清楚啊,且放下茶杯,老道说与你听。”

  真武派不似云月观闻名天下,不过自莒涯祖师开创山门至今,足足有万余年,真正的名门大派,在“护道之战”中虽不如云月观贡献大,但也只是门派弟子过于稀少的原因。

  与他派不同,真武派只在竹林深处潜修,虽也建造宫殿,但总体来说还是以议事为主要目的。从不在‘升仙’大会上招收徒弟,都是自己寻找钟意的弟子,入门弟子既是真传。

  不包括长老和护法,门下弟子仅五十人,还不够一个村庄人多,可是但凡出世闯荡天下的,都是当世修者中的佼佼者。

  他们最喜欢背着一封剑匣,轻易不触碰剑身,只以御剑之术驱使那一口清澄宝剑,最喜欢单打独斗,可是在外界却是以剑阵闻名,只因各族大战之时,五名明照境的长老联手与一尊真魔对攻了三个时辰不落下风,因此闻名。

  “哦,原来如此,有如此飘然出尘的剑仙,恨那日‘问道’大会不能相识。”

  午时,只有三人在凉亭闲聊,听莫道长讲着剑仙风流,都是沉入其中,宋问都暂时遗忘了剑匣的事。可是故事也有讲尽之时,莫道长不自觉地喝完最后一口茶,秋菱也不再添了,直到靖王终于处理完公务,带着世子疾步走来。

  “宋先生,莫道长,午安,怎么有闲情雅致到这荷花池品茶?”

  莫道长微笑地看着他,放下茶杯,说道。

  “靖王可来迟一步,这三杯茶已是饮尽。”

  “没关系,无茶也可,秋菱去拿点干果点心来,我陪二位闲聊到晚上又如何呢。”

  秋菱倒没真的去拿,宋问制止了她,说自己的剑匣还抱在她手中,就不麻烦她去拿了,随便闲聊几句就可以了。

  虽然有些奇怪宋问的行为,但另外二位还是安心坐下,不吃也行,有人即可畅谈。

  “二位对于犬子的安排,可有定下?”

  宋问才知道,原来靖王早就跟莫道长说了,也不揭破在一旁打眼色的莫道长了,笑言。

  “宋某不会束发啊,世子殿下想必也不会,这多为难啊,还是交由莫道长,安心修道吧。”

  众人想不到宋问给出这种奇葩的理由,靖王也是吃惊地看着宋问,想不到自己儿子就那么草率地被安排了,自己可是属意宋先生的,毕竟那晚上宋先生道法之高深也是有目共睹。

  宋问看出了靖王的犹豫,耳边更是传来莫道长焦急的传音,说他平生好不容易遇到为修行而生之人,请求宋问帮衬一二。

  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世子,宋问突然想听听他的意见。

  “世子殿下,不知作何打算。”

  世子抬起头来,环视周围的人,以清亮的声音说。

  “我愿跟随莫道长修行。”

  宋问追问之时,他只轻轻说了句,他想跟随莫道长去茗山观修行,因为离家不远,不想云游四方,四处飘荡。

  宋问看着他的眼睛,飘忽不定地看着莫道长,知道没那么简单,大概是知道了莫道长点底细,亦或者是舍不得世俗的身份,都有可能,他也管不住,且让莫道长头疼去吧。

  “好,孝心可嘉,希望你不忘为人本分,潜心修道。”

  宋问已经表态了,事已至此,靖王也不再强求,听说莫道长背后也有师门,怎么也不能差了,四人商量好了,闲聊几句家常,宋问看时间不早了,侧坐面对靖王,拱手说道。

  “靖王爷,承蒙照顾,这时候也不早了,宋某该回山中修行了。”

  “不多留些时日吗?宋先生搭救性命之恩还未来得及报答一二。”

  靖王倒是心善,看宋问全身只此一套衣服,就想着给财宝太俗气,再说宋先生“神仙”中人,相比也看不上,还不如赠送几套衣服和文房四宝,显得自己也有些文雅不是。

  宋问一听,连连摆手,怎么每次都有人送衣服啊,我宋某人很像缺钱之人?只能报以苦笑,对靖王说道。

  “宋某不要这些许物件,靖王还是给几锭银子吧,宋某现在可是身无分文。”

  看着宋问装作无奈两袖空空地动作,靖王也是笑了起来,想不到宋先生还挺幽默,答应送他一百两纹银作为答礼,希望他不要嫌弃。

  宋问一听,正合自己心意,真的为银钱烦恼,总不可能学什么江湖中人“劫富济贫”吧,更不可能去城隍庙蹭吃蹭喝,虽然他也不需要经常性进食,但偶尔还是要银钱买鞋东西的,比如衣裳......